首页 > 国际机票资讯
  • 城市指南——临川城市介绍
  • 发布日期:2012/12/11 11:34:11
  • 城市简介: 
      临川市位于江西省东部,抚河中游,是全国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全市面积2121平方公里,全市人口88.65万。临川市建制有1900多年的历史。东汉永元八年(公元96年)析南城县地置临汝县,以境内临、汝二水而得名。隋开皇九年(公元589 年)改设临川县。1949年划东外、羊城二镇地置临川市。1951年改为抚州市。1987年临川县、抚州市合并复设临川市。 临川市南北长,东西窄,南部丘陵绵延起伏,北部平原开阔平坦,抚河临水绕城而过,山明水秀,风景奇异,素有 “二水绕廊五峰镇城”之称。在临川市的南端,矗立着一尊石雕像——长袍拂袖、挺胸睿目、气度轩昂,脚下赫然刻着: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城头城尾各一座大桥飞越滔滔抚河,横贯东西;桥上流光溢彩,桥下浮银跃金,两相辉映,似彩虹落人间。大楼一幢幢拔地而起,大有“恐惊天上人”之势。以宽阔的十里长街为主线,纵横交错的繁华街道把城市纺织得如锦似缎,到处车水马龙。

    临川出港航班查询预订/临川特价机票

    临川到广州特价机票查询预订

    城市详细资料: 
      临川是抚州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临川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她地处闽粤要冲,山岳炳灵,河港纵横,田地肥美,人民殷富,教育兴旺,英才辈出,素有江右名郡之称。
      临川位于江西东部抚河中游,东与金溪、东乡毗邻;西倚崇仁、丰城;南濒南城、宜黄;北与进贤接壤。地形狭长,东西宽48.2公里,南北长69.8公里,总面积2121平方公里,其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多为盆地。境内有临(宜黄河)、汝(抚河)二水并流。
      气候上,临川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5摄氏度,一年中七、八两个月最热,平均气温达29.5摄氏度;一、二月份最冷,平均气温5.2摄氏度。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77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70天,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临川成为一个适宜人类生产、生活的好地方。1981年在城西北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遣址,说明远在五、六千年前,临川人民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开创着人类文明。
     
      历史沿革
      临川建县始于东汉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因境内有临汝二水,遂名临汝县。其后历代行政区划变更频繁,名称不一。解放初期曾由临川县析出抚州市,1987年国务院批准临川县、抚州市合并为临川市,1995年5月正式合并,2000年10月改市设区,从此开创了临川发展的新纪元。

      区划人口
      至2006年,全区辖9个乡、17个镇、2个垦殖场、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08万,其中农业人口78万,非农业人口30万。

      临川文化
      自古以来临川文化昌盛,人杰地灵,素有“才子之乡”的美誉。自宋至清,在科举考试中共录取兴人1029人,进士731人,收入《中国历史名人辞典》的134人。临川著书立说者甚多,其中有770多卷被列入《四库全书》。特别是宋代的晏殊与王安石、明朝的汤显祖更具盛名。晏殊不但是一朝宰相,而且与其子晏几道同为词坛高手,开创了北宋一代词风。王安石身居宰相之位,致力变法,力倡“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汤显祖愤世嫉俗,写出了名扬四海的《临川四梦》,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现纵横于城区的街道,有不少就是为了纪念历史名人而命名的,诸如纪念王安石的荆公路,纪念晏殊的同叔路,纪念汤显祖的若士路,纪念李瑞清的梅庵路等。此外,还有南宁的妇产科专家陈自明,是江西历史上的十大名医之一。元代有地理学家朱思本,针炙名医席弘。明代有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四大才子”闻名于世,以及文史学家徐奋鹏,天文学家吴昊。清代有一代名臣李绂、鸿博高魁李来泰,理学名家纪大奎,书画大师李瑞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献身的革命先烈傅烈、傅大庆。新中国成立后,临川更是人才济济。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井泉,近代物理学家“四大名旦”之一的饶毓泰,中国波谱学奠基人丁渝,还有著名学者游国恩,萧涤非、邓从豪、吴自强、刘振群等。

      名胜旅游
      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旅游资源丰富,是临川又一特色。有新石器时代和殷商时代遗址,有书圣王曦之的洗墨池,有江南名刹正觉寺,还有规模宏伟名列全国第三的天主教堂,金山寺大雄宝殿是江西省最大的佛教和朝拜圣殿。已有800多年历史的文昌桥在桥梁建筑史上具有相当价值,“王祥卧冰”求鲤为母治病被后人修建孝义桥以彰其孝行。苏东坡誉之为天下七大温泉之一的青莲山温泉,已被辟为疗养休闲的三星级宾馆。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先后兴建和修茸了王安石纪念馆、玉茗堂影剧院、汤若士陵园、汤显祖纪念馆等人文景观,这些名胜使临川更显现了“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特色,吸引了许多中外学者、各地游客来此瞻仰、游览。

      经济结构
      解放前临川是座消费城镇,工业十分落后,仅有一些手工作坊和少数半机械化的小工厂。主要行业有铁、木、竹器制作,小电厂等。至1949年,临川工业总产值仅607万元。解放后。党和政府开始着手发展工业,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临川的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近年来,临川区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全区53家国有企业已改制47家,通过从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扶优扶强,实行一厂一策,着力培植临川酒业有限公司、银涛药业有限公司、盾牌化工有限公司、抚州减震器有限公司、金岭合成纤维有限公司等20家骨干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工业初步形成了以机械、食品、医药、饲料、化工等为主体的地方工业体系,临川贡酒、轻翔牌系列减震器、永惠饲料、银涛牌系列药品等先后被评为省(部)优名牌产品。临川区工业多次被评为全省工业八强县区。
      临川交通方便,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新建成的昌抚高等级公路,大大缩短了与省城南昌的距离。临川是全省地级市离南昌最近的城市,仅98公里,处于南昌1小时经济圈之内。至南昌昌北机场128公里,空中通道也十分便利。别有鹰厦、浙赣、向乐铁路纵贯南北,316国道、昌厦公路、沪瑞国道和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使临川沟通全国,快捷方便。
      自古临川为赣东的商业中心。民国23年(1934)城区就有私营商业1340家,城区内百货、南杂、银楼、药材、竹木用具等各种店铺林立。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各类市场蓬勃发展,城乡居民购销两旺。至2003年,全市拥有各类市场近80个,面积近25万平方米,形成和完善了以抚州贸易广场、江西轻纺城为龙头,集布匹、服装、家具、鞋帽、副食品、粮油、建材、蔬菜、水果等十五大专业市场为一体的市场体系,而上顿渡城区的新城·万商汇的建成,将更加吸引四方商贾云集,为临川商业繁荣兴旺锦上添花。
      临川是个农业大区,有农业人口75万人,耕地83.6万亩。传统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同时兼有大豆、花生、棉花、甘蔗、柑桔、红薯、玉米、绿豆等经济作物,农特产品有临川西瓜、临川菜梗、青泥柑桔、七里岗生姜、莲源茶叶等。近年来,临川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时程,依靠科技出精品,依靠名牌占市场,形成了以黄栀子、西瓜、花卉、蔬菜为四大支柱的农业产业化格局,黄栀子面积达6万亩,西瓜22万亩,花卉1.5万亩,商品蔬菜10万亩。“田露”牌西瓜、“安石”牌菜梗、“老农”牌葛粉、“华茂”牌蜂蜜等10余个产品在江西崭露头角。目前,临川是江南最大的黄栀生产基地,全国四大西瓜之乡之一,花卉已初步形成了沿昌厦公路从云山到腾桥的百里花卉长廊,天顺生态农业、华茂、安石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日益做大做强,上规模、上效益、上品牌。
      积极实施大开放战略,临川招商引资热潮滚滚,成绩斐然。临川区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了领导带队招商、专业队伍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的多路出击、齐头并进局面。着力营造一个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舆论环境,开明开发、求新思变的人文环境,廉洁务实、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统一透明、公开公正的政务环境及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城市环境。以抚北工业园区为重点,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天办好手续制度,建立“无费区”,营造一个良好的“亲商、富商、安商”的环境。2002年全区签约项目348个,实际进资5.58亿元,比上年翻一番。2003年签约合同282个,实际进资9.3亿元,增长89.8%,作为招商引资载体的抚北工业园区,已有19家企业进园落户,合同资金8亿多元,实际进资约3亿元。临川区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经济协作先进单位,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单位。
      临川自古文风鼎盛,教育发达,是全国知名的“教育之乡”、“才子之乡”。历史上临川府、县儒学延绵不断,有著名的书院 10多所。北宋大文学家曾巩创办的兴鲁书院一直保存至清末。以后因战乱频繁,学校、学生均有所减少,至解放前夕,城区有普通公、私立中学5所,在校学生仅1800人;小学15所,学生仅2000人。解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临川的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学校496所,在校学生18万余人。其中有普通高校东华理工学院、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抚州广播电视大学等,临川的教育质量有口皆碑。恢复高考以来,临川教育为国内外各大中专院校输送4万多名学生,居全省县(区)之冠。遍布全国各地的临川籍硕士研究生1400多名,博士研究生500多名,博士后100多名,出国留学的临川籍学生近600名。尤其是临川出现了令人称羡的"神童现象",已有150多名年龄不足15岁的少年考取了全国重点大学少年班,录取人数居全国各县市区之冠。
      有着"文化之邦"美誉的临川,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临川文化”,有着“文化之邦”美誉的临川,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临川文化”,文化事业繁华似锦。由三脚班发展的采茶戏历演不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采茶戏《红松林》、《金湾战歌》唱段曾被中国唱片社录成唱片全国发行。区采茶剧团的名角曾为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演过折子戏,受到他们的鼓励和赞扬。近几年,临川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的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一批文艺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再现了临川人民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风貌。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貌日新月异。上顿渡城区建设由于诸多原因,发展较为缓慢。近年来,临川区委、区政府创新城市经营理念,以大手笔、高品位建设上顿渡城区,继临川文塔——这一标志性建筑物基本竣工后,城市建设六大工程全面启动,上顿渡旧城改造、防洪墙工程、河滨广场、临川新城、临川行政新区、110KV变电站等一批城市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相继实施和竣工,尤其是新建成的河滨广场,南至建设路,北靠宾馆路,罗家巷商业步行街横穿其中,西邻中兴路与河滨公园、中洲公园遥相辉映,成为上顿渡城区第一个集休闲、景观、娱乐、商贸为一体的大型公益场所,结束了上顿渡6万多居民无室外休闲场所的历史,成为临川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今日的临川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建设蓬勃发展。2003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57亿元,增长13.5%,为历年来最高增幅,完成财政收入2.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720元。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城乡居民购买力不断增强,城市居民住宅条件明显改善,农民也纷纷搬进新居,安装了电话和有线电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今日临川作为抚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正处在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期。抚州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临川做大做强做优,沿海产业纷纷向中西部转移,市万亩工业园区、京福高速公路、东临一级公路、临崇一级公路、廖坊水库的兴建……这些都为临川提供了千年等一回的历史机遇。面对历史的召唤,临川区委、区政府决心实现临川在抚州率先崛起,建设美好临川,举全区之力把工业做强,把城市做美,把农业产业化特色做亮。同时临川也正以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热忱欢迎海内外客商到临川来投资兴业,共同发展。

      名优特产  
      临川贡酒
      临川贡酒历史悠久。历史名人、北宋宰相王安石曾以此酒敬献神宗皇帝,深得神宗皇帝厚爱,由此而得临川贡酒美名。
      临川贡酒采用优质原料、传统工艺精酿而成,清亮透明,闻香幽雅,甘绵爽净,低而不淡,回味悠长,先后获江西省名酒及中国食品名牌产品奖。临川贡酒为系列产品,有小瓶装、精装和普通装多种规格,畅销海内外,深得广大消费者青睐。
      临川西瓜
      临川西瓜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远在宋代,临川西瓜便因其瓜瓤脆沙爽口,汁甜纤维少,个大高产耐贮,并具有消顽止渴、解暑清热、疗喉痹、治血痢等独特药用保健价值,被宋诗誉为“冷比霜雪甜比密,一片加口沉疴痊”。改革开放后,临川成为全国著名的西瓜之乡,现种植面积达22万亩,产量数亿公斤,主要品种为无籽西瓜和礼品西瓜,主要产地为腾桥、鹏田、东馆、湖南、七时岗、太阳等乡镇,西瓜远销上海、广东、福建等地。
      临川黄栀子
      黄栀子是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也是提取国际市场俏销的天然色素和制作高级化妆品的上等原料。近几年来,临川积极发展黄栀子生产种植,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精心扶植江西天顺生态有限公司,使之迅速壮大为大型黄栀子种植、研究、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兴建了18个黄栀子种植基地,黄栀子开发面积达6万亩,2005年争取达到12万亩,创建亚洲最大的黄栀子种植基地。
      临川葛粉
      《本草纲目》注:葛根性味甘、辛、平、无毒。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葛根含有异酮类化合物及人体必需的钙、磷、钾等多种氨基酸和硒、锗、锰、锌等微量元素,具有解毒生津、止渴、降血压血脂、治疗冠心病等作用。临川葛粉系立冬后选用优质葛根,采有先进工艺精制而成,具有品质优良、纯正卫生、洁白细嫩、清香爽口等特点,是纯天然的优质营养保健食品。主产地为罗湖、云山等乡镇。
      临川花木
      花木载培在临川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玉茗花(即山茶花),就是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亲自命名的。近几年来,临川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花木产业,充分挖掘临川文化内涵,注重科技投入,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从而使临川花木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形成了以孝桥、温泉、腾桥、太阳等乡镇为主的“百里花木长廊”,花木生产企业共50余个,种植面积达1.5万亩,草木花卉品种500余个,产品远销上海、福建、四川以及港、澳等20多个省、市、区。
      临川灯芯草
      主产于荣山镇。其全茎可做草席,茎皮可做榻榻米和蓑衣,灯芯可做枕头、蜡烛芯,入药有利尿、通淋、清热、安神、泻肺、行水、除水肿、癃闭、煎泡代茶、具有治失眠心烦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