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简介: |
离石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吕梁山脉中段,西临黄河、面对陕西;东南临汾河,东北倚吕梁山,地理座标界于北纬36°43′─38°43′,东经110°22′─112°19′之间。人口:总人305万行政区划:1个市辖区 2个市 10个县交城县 文水县 交口县 石楼县 柳林县 中阳县 岚县 方山县 兴县 临县 吕梁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元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能源重化工业也有长足的发展。 吕梁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增温快,昼夜温差大,夏季气候温暖湿润,秋季天高气爽,科季干燥寒冷。年平均降雨量为467—700毫米之间。 吕梁地区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区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梯田环绕,是山西的贫困地区之一。但是,历史给这里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吕梁风光相得益彰,成为今日的旅游地。吕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除煤炭外,还有赤铁矿、磁铁矿、铅矿、白云石、石棉、石墨。大理石等。著名的酒都杏花村就在吕梁地区汾阳市内。武则天、刘胡兰的故乡文水县也在吕梁地区。吕梁地区历史上人材辈出,宋代名将狄青、唐代大诗人宋之问、唐代大将郭子仪也都是汾阳人。 该区旅游资源数量大,个性突出。境内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优美,文物古迹景点甚多,革命纪念地和革命遗址闻名中外,享有“三晋第一名山”的“北武当山”,以其雄伟壮观、山势陡峭、奇岩怪石、刑态神妙而著称。为人国八个鸟类保护区之一的“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是黄土高原上不可多得的自然风景游览胜地,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玄中寺“作为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和日本佛教净土法门的祖庭,同样以其山石奇峭、建筑独特、幽净典雅而闻名中外。“蔡家崖”纪念地、晋绥解放烈士陵园、刘胡兰纪念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等一批重要纪念地有极高的学习、纪念价值、也是不可多得的革命纪念胜地。 |
离石到广州特价机票查询预订
城市详细资料: |
离石位于吕梁山中段西侧,地处省境中部西侧,吕梁地区中部。面积1339平方公里,现辖6镇9乡,人口20.78万。 离石,春秋属晋地,战国为赵之离石邑,为三晋西部重镇。西汉置县,自东汉永和五年 ,西河郡移治于离石。灵帝末,郡县俱废。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年)复置县,晋属西河,刘渊据县而起兵后,县遂废。 后燕置离石护军,北魏明帝置离石镇。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昌化县,北周建德六年改离石,为离石郡治。唐、宋、元、明皆属石州,明初离石市并入石州,明隆庆年知州李春芳以石、失同音改名为永宁州。民国元年改州为县,三年改称离石。1941年析置离东县,1946年并入离石,1954年与方山县合为离山县,1958年与中阳县合并称离石,1959年复置县。1971年后为吕梁公署所在地。1996年撤县建离石市。 离石处于吕梁山脉中部,四周群山环绕,沟壑纵横,黄土梁峁起伏连绵,整个地势东高西低,分为山地区和丘陵区。东部山峰有云顶山、狐爷山、陈家地山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东南部山地主要山峰有天顶山、起云山等,海拔在1900——2000米之间;位于市境东北部的骨脊山,海拔2535米 ,为该市最高峰 ,也是全市的主要林木产地;中部和东部为丘陵区 ,沟壑纵横 ,地形破碎,黄土复盖较厚;丘陵间布有川谷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为该市主要农作区。境内主要河流有北川河、大东川河、小东川河等,均于县城附近汇入三川河,经柳林县注入黄河。离石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7度,一月均温--8.2度,七月均温22度 ,年均降雨量 550毫米 ,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五月上旬,无霜期为100至170天。 离石农作物主要有谷子、小麦、玉米、高粱、薯类、豆类等,经济作物胡麻、荏干、蓖麻、芥子、小麻子等。近年来蚕桑、果类等也有较快发展。 离石主要矿藏有煤、铁、铝、石棉、石英、白云母等,其中煤的比重较大,储量约27亿吨。储量为17亿吨的四号优质主焦煤被称为“世界少有的珍贵煤种”。工业主要有煤炭 、电力 、水泥、机械加工等。 离石交通方便,孝柳铁路经该市交口镇通往柳林穆村镇。307国道过境,公路纵横交错,贯穿全境。 位于离石城西12公里的安国寺。始建于唐贞观11年,1983年省拨款对该寺进行了修葺,现在安国寺已是游人驻足之处。位于城东南25公里九凤山麓的白马仙洞,洞内怪石嶙峋,尖石如剑,方石如床,再进洞则有柱石自洞顶倒悬而下,离地三尺,击之铿锵有声,洞内还有若干池潭,水深清澈。这里洞中有洞深不可测,曾有人进洞探险,但均不得全貌而返。为吕梁山脉少见的大型溶洞。东部山岭,北齐称黄垆岭,曾为北齐长城的原始点,明末李自成与明军大战黄垆岭,明军溃败。黄垆岭林木茂密,视野开阔,夏天气候凉爽,山花似锦,秋日万山红遍,十分壮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