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机票资讯
  • 城市指南——元谋城市介绍
  • 发布日期:2012/11/1 15:18:27
  • 城市简介 
    特色旅游:彝族风情.元谋土林.元谋人遗址.雄奇险峻金沙江.苴林五景.龙街渡.

    元谋出港航班查询预订/元谋特价机票

    元谋到广州特价机票查询预订

    城市详细资料: 
      元谋以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闻名于世。雄奇俊秀的金沙江峡谷风光、千姿百态的土林奇观令人心驰神往,气候炎热,素称“天然温室”。丰富的冬早蔬菜远销全国145个大中城市,被誉为“金沙江畔大菜园”、“成昆线上的菜篮子”。2001年4月,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创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

    地理位置

      元谋地处滇中高原北部,东经101°35′-102°06′、北纬25°23′-26°06′之间是楚雄彝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东倚武定,南接禄丰,西邻大姚,北接四川会理,西南与牟定接壤,西北与永仁毗连。县城距省会昆明189公里,距四川省攀枝花市143公里,距楚雄州府134公里。全县国土面积2021.69平方公里,地势呈四周高,中间低,由南向北倾斜的“筲箕凹”形。境内最低海拔898米,最高海拔2835.9米,国土面积的40%处于海拔1350米以下的干热河谷区。热区面积达797.07平方公里,分布在7乡3镇。热区内干旱少雨,年均降雨量仅为616毫米,年蒸发量高达3627毫米,年平均气温21.9摄氏度,四季不分明,全年基本无霜,被誉为“天然温室”。

      行政区划 2004年,辖元马、能禹、黄瓜园3镇,花同、羊街、老城、平田、新华、凉山、苴林、物茂、江边、姜驿10乡,有79个村(居)民委员会。

      人口民族 2004年全县总人口206528人,农业人口185884人,占90%,非农业人口20644人,占10%。外来人口12000人,有汉、彝、傈僳、苗、回、傣等21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3.6%。

      土地资源 全县可耕地面积463078.6亩,土壤共分9个土类,14个亚类,25个土属,51个土种。在9个土类中,自然土壤占总面积的85%,农业土壤占15%。海拔2300-2400米的阳坡为紫色土,冲积土分布在河流两岸,水稻土多分布于低海拔地带。

      气候资源 元谋盆地属燥热河谷区,气候干燥炎热,光热资源充足,是种植亚热带作物的好地方。境内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58.7%,盛产水稻、玉米、小麦、花生、蚕豆、薯类等作物,特别是冬春早熟蔬菜,可种植品种丰富,全国仅有。现有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香蕉20000亩,龙眼10000亩,甘蔗、芒果、西瓜、荔枝、枣类、咖啡、核桃、酸角等19000亩,且种植面积每年都在递增。反季花卉以生长周期短,花期长,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占有市场,主要有非洲菊、康乃馨、玫瑰、情人草、满天星及芦荟、仙人掌等9类152个品种,产品销往广州、上海、成都、西安等大中城市。

      水能资源 境内年降水量15.22亿立方米,地表水年径流量2.67亿立方米。有常流河17条,季节河40条,年过境水量16.0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达89485千瓦,可利用量11715千瓦,占13.1%。盆地富水块地段下水储量丰富,年地下平均径流量0.36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地下水200万立方米。热水塘、摩词温泉流量稳定,水温37℃-44.5℃,素有“神泉”之称。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可露天开采的较多。已探明贵金属有黄金、铂、钯、铑等,其中铂、钯矿为中至大型矿床。有色金属有铜、铅、银、镍、钻、钨等,其中,小月旧的铂、铜、镍矿为中型矿床。黑色金属有磁铁矿、褐铁矿、菱铁矿、镜铁矿等,大部分为中小型矿床。非金属矿有云母、石英、石墨、石膏、蓝晶石等,其中,石膏、石英为中型矿床,另有褐煤、草煤、泥煤等可做燃料。建材用石料有白色花岗岩、红色花岗岩、大理石储量较大。砂矿有金沙江的砂金,龙川江的石英河沙则尤为丰富。

      生物资源 境内植物共有123个科462种,以禾本科和菊科居多。有热区特色的植物有:攀枝花、凤凰树、西果树、霸王鞭、仙人掌、金合欢等。境内还盛产龙须草(又名山草),分布广,生长量大,是造纸、搓绳子的极好原料。珍稀植物有酸角、红椿、龙眼、苦楝树。野生动物已发现的主要有70多种,较为名贵的有香獐、毫猪、猴、黄鼠狼、穿山甲、箐鸡、猫头鹰。

      民族文化资源 元谋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一年一度的“火把节”、“花山节”是彝族、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最为有名的是元谋花灯,明末以来,正二三月闹花灯的传统习俗流传至今。传统花灯剧《谷顿子接妹》、《打样》、《好当家》等,曾获省州文艺汇演多项奖。元谋花灯曲调经音乐工作者不断改编付诸舞台演唱,省内广为流传。节日喜庆,民族传统文体活动有对歌、跌脚、磨担秋、荡秋千、耍龙、射弩、赛马、摔跤、斗牛。地方风味尤以烤乳猪、凉仔鸡、凉拌小猪、水米线最具特色。

      旅游资源 元谋是人类发祥地,170万年以前的“元谋人”以其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而为世人所共鸣,古生物、古人类、古文化遗迹十分丰富。云南“三林”之一的土林奇观、日灿金沙、虎跳滩、西河筏舟的龙川江、红军长征渡、丝绸之路、滇川必经之地姜驿古驿道、姜驿恐龙化石、凉山活佛寺、法林寺、苴林中山寺、羊街青龙寺及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大菜园、大果园、大花园”等一批自然景点、景观将是人们向往的旅游好去处。

      农田水利 全县有水库、坝塘1627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7座,小(二)型水库58座,坝塘1558座,总库容量10848万立方米,蓄水总量6959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0600公顷,水利化程度达54%,建成高产农田7000多亩。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投资3.5亿元的30万亩大型灌区和投资1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丙巷河水库正在建设,届时将彻底解决元谋的灌溉用水问题。

    电力交通

      全县建成水电站12座,装机容量10196千瓦,年发电量3192.93万千瓦时。建成110KV变电站1座、35KV5座,总容量44650千伏安,依托大电网供电能力可达27000千瓦。主要交通要道108国道过境长78公里,南通昆明,北连四川攀枝花市;成昆铁路过境78公里、9个客货站,以及江边乡至渡口市金沙江航线,构成了县内便利的交通网络。2003年,公路通车里程1187.66公里,其中,乡村公路754公里。

      邮电通信 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27000门,装机18000户,全县13个乡镇实现了程控化,电话普及率8.82%。开通了全球移动通讯和小灵通市内移动电话。

      城镇建设 县城新建街道6条5968米,改造老街道3条2200米,绿化面积130000平方米,城区面积从原来有的2.6平方公里,增加到3.6平方公里,街道面积从11万平方米增至25万平方米。完成县城日供水1万立方米的自来水一期供水工程。共建各类市场32个(专业市场19个,沿街集市13个),元谋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为省级蔬菜批发市场,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年交易吞吐量为15-20万吨,交易额1.25亿元。

    文物古迹

      元谋人全称“直立人种元谋新亚种”,俗称“元谋直立人”。1965年在元谋县大那乌村发掘出左、右中门齿各一枚,属青年男性,形态特征与北京人相似,时代比北京人更早。化石产地出土石核、尖状器、刮削器等17件,共生哺乳动物化石40余种,距今170万年,是我国乃至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

      1989年9月,元谋县建起了元谋人陈列馆,馆藏文物千余件,展厅内陈列分“人类的起源”、“元谋古猿”、“元谋史前文化”三部分。来到元谋您可以探寻人类的起源、进化及发展过程,走遍人类从洪荒时代到现代文明的每一个历程。

    一、元谋古猿遗址

      (一)竹棚村豹子洞箐遗址:位于元谋县物茂乡竹棚村西偏南约1公里的豹子洞箐顶部。1986年10月5日,物茂中学学生李自秀与德大村农民4人在豹子洞箐采集古生物化石,首次发现一枚似人的臼齿化石,后经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江能人认出,该枚似人上臼齿化石,属灵长类牙齿化石。此后,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博物馆、元谋人陈列馆或单独、或联合前往竹棚村调查采集地点及当事人,并对豹子洞箐地区进行实地调交与试掘。后认为:该灵长类牙齿化石,是出自豹子洞箐顶部的地层中。与此同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初步对豹子洞箐地区完成了地层划分、剖面测量、古地磁年代测定样品的采集等项工作。

      自1986年12月一1987年6月,省,州、县元谋古人类考古联合发掘队、元谋人陈列馆先后分别对豹子洞箐进行了6次试掘和发掘工作,在该地区共获古猿牙齿化石67枚,以及上千件约40个种类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标本。经初步研究,这些古猿化石可分为两大类型,即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其时代为上新世,距今约400万年。

      元谋古猿化石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上新世该类型古猿化石材料的空白。同时,对研究人类起源与演化及其地理分布,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87年,元谋县人民政府以元政发(1987)73号文将遗址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小河元谋古猿遗址:位于物茂乡小河村北蝴蝶梁子和村南界牌梁子两地,属小河村地区。1987年1月中旬,李云芬、李自秀母女俩按元谋人陈列馆安排,在小河蝴蝶梁子采集化石时发现一件古猿左上颌骨化石(含4枚牙齿)、单枚牙齿化石21枚。同年3月2-19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证照考执字(1987)第16号文批准,由云南省博物馆、楚雄州文物管理所、元谋人陈列馆组成的元谋古人类联合考古发掘队,对小河地区进行正式发掘。至1990年,先后发掘共7次,共获元谋古猿头骨1件,上颌骨4件,下颌骨7件,单枚牙齿(含头骨、上下颌骨的)1093枚,以及大批哺乳动物化石标本。经初步研究,这批古猿化石和竹棚村豹子洞箐遗址出土的古猿化石一样,属于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两大类型,其时代均为上新世,距今约400万年。1987年7月30日,元谋县人民政府以元政发(1987)73号文,将该遗址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史前文化遗址

      (一)元谋人遗址:位于元谋县城东偏南约10公里的老城乡挨小村公所的大那乌村东200米的冲沟处。1965年5月1日下午5时左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钱方等,在上那蚌村西北约500米、距大那乌村东200米的冲沟处,在高约4米的小山包下部粘土层中,发现两枚门齿化石。化石保存为浅灰白色,石化程度很深齿冠为铲状,硕大,较扁平;咬合面似刀状,且磨损较大,近齿冠基部肿厚,底结等凸起,齿根粗壮……。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博物馆专家胡承志研究,确认为同一男性成成年个体的一左一右上内侧门齿,并且具有从纤细型南猿向直立人过渡的特点,订名为直立人、元谋亚种,简称元谋人。1972年2月22日,新华社报导了这一重要发现和初步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科学界的极大关注。

      1973年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县文化馆等单位组成发掘队,对元谋人遗址及元谋盆地进行多学科科学考查和发掘工作,在该地点同层位内找到刮削石器3件,有人工痕迹的石块3件,地表采集到石器10件,石料均为石英岩,并发现大量密集的炭屑。1984年12月中旬,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又在该遗址南偏东300米处,比牙齿化石出土层稍高的地层内发掘到元谋人胫骨化石一段,尖状骨器1件,有人工痕迹的骨头2件。

      迄今为止,在元谋组地层内,发现元谋人同时期的哺乳动物群化石共6目29属37种(包括未订种在内),其中绝灭种占订种总数的84%,该动物群可与缅甸西瓦立克地区动物群和我国北方渝社、泥河湾动物群相比较。

      经对元谋组地层进行古地磁年代测定,哺乳动物群化石和牙齿化石本身等综合研究,元谋人是我国生活在更新世早期、距今170万±10万年前的原始人类,是我国人类历史的开篇。

      元谋人化石的发现与研究,将我国人类历史推前了100多万年,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早期类型直立人的代表,他们不仅会使用和制造工具,而且不能排除已会用火的可能性。1982年2月23日,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小横山文化(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小横山文化的石制品出土地点位于元谋县城北4公里处公路东侧的小横山上,这里有一套厚3米的砂砾层,不整合覆盖在元谋组地层上。1984年2月、198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黄慰文、卫奇分别在砂砾层形成的陡坎下面采集到石器6件,还从砂砾层中拾到1件,由此认为这批石器制品原本埋藏在砂砾层中,只是砂砾崩塌后才暴露出来。石料均为石英砾石,石器分别为直刃、多刃刮削器和砍砸器,采用垂直砸击、交互打击、两侧错向加工等方法制作成器。与元谋人时代的石器相比,石料、加工方法基本相似,但实物体积明显增大。根据地层、地貌推断,这批石器的时代可能为晚更新世早期,距今约30万年。这一时期的文化遗物,除小横山外,在元谋火车站西约500米的铁路东侧山坡也曾采集到石核、石片与石器多件。根据地层地貌及文化遗物分析研究,元谋火车站采集到的文化遗物,其时代和类型与小横山大体相当,应归为同一时代的同一类型文化遗物。

      (三)四家村文化(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地点位于黄瓜园镇凹家村南约100米的丛林管冲沟处,该地点属龙川江东岸三级阶地前沿,整个地点地貌从东向西倾斜,在一条长近100米的冲沟里,面积约1000平方米,文化层在距地表40厘米、厚约2米的砾石层中。

      1973年冬,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县文化馆组成的元谋盆地科学考察中发现并试掘。试掘面积为10平方米,地层中出土石器17件,砾石层地表采集石器30余件,石料为石英石、脉石英。石器分别为石核、石片、砍砸器、尖状器、单刃、复刃刮削器等。为直接打击、单向、交互重击法加工。以石片加工为主。根据采集地点地貌、器型上判断,其时代为旧心器时代晚期。1987年7月30日,元谋县人民政府以元政发(1987)73号文将该遗址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对这一时期的文化遗物采集地点还有:老城区鱼洪乡大帕湾村南500米的象山北坡路旁;黄瓜园镇淇新村东南约200米处;老城乡月玲珑村西约3000米的龙川江东岸西向山坡上等地点。

    元谋人陈列馆

      (四)细石器文化遗物采集地点:1973年起,在元谋盆地多处地方还找到不少属于细石器的文化遗存,主要是不与陶器共生的细石器类型的器物。这一类型文化遗物主要分布在:老城乡的大那乌村及牛尖包、公路梁子、那勐渴;黄瓜园镇下淇柳村东约300米的山坡上;元马镇南约2000米的哨房梁子等处。一般均分布于二级到五级阶地的风化壳表面。1973年起,在上述地区找到数百件石制品。主要器物有:扇形石核、刮削器、尖状器、小石核、石叶片、石钻、石锤等。经对石制品的形态分析,其特点是:器物向细小方向发展,加工采用间接压削和直接砸击等方法。根据器形及地貌分析,其时代为距今1万年左右。

      (五)大墩子遗址:位于元马乡莲花村东偏南2公里的两条季节性河流之间的三级阶地上。1971年秋发现并试掘,1972-1973年先后三次发掘,现存面积约5000平方米,发掘面积496平方米,文化层厚2.7米。据地层叠压关系与出土遗物分析,3-6层为晚期居住遗存;7-9层为早期居住遗存。各文化层的出土遗物包括:陶、石、骨、角、牙、蚌等器物及炭化粳稻、动物骨骼。发现房基15座,火塘7个,兽穴4个,墓葬37座,其中房基、火塘、窖穴属早期,其余属晚期。该遗址经综合研究,是金沙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之一。处于母系氏族由盛而衰、父系氏族即将来临的历史转折阶段、先民们过着以农耕为主,狩猎、采集、饲养次之的定居生活。1984年6月,又再次在遗址周围发现石棺墓5座,已清理1座。1987年,省人民政府将此遗址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其它新石器文化遗址 主要有:黄瓜园镇的下淇柳、下淇柳柳树山;平田乡的华竹那蚌;江边乡的龙街(江边)等遗址。1981年6月,楚雄州人民政府将大墩子、下淇柳柳树山遗址公布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7月30日,元谋县人民政府以元政发(1987)73号文将华竹那蚌、下淇柳、龙街、大墩子、下淇柳柳树山遗址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4000万年前的元谋古猿化石到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及古人类文化遗址,已被列为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以4000万年前的元谋古猿化石到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及古人类文化遗址。已被列为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为解说员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人类的起源。
      (七)遗址文物展览:1987年7月20日,元谋人陈列馆展厅三层钢混结构仿古建筑主楼竣工并交付使用,建筑面积924.94平方米。1989年9月25日,陈列馆完成陈列布展工作,正式向观众开放。陈列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人类起源、元谋古猿、元谋史前文化。第一部分以全国出土的古猿、古人类化石资料为主线,集中反映人类起源与演化的科学知识;第二部分以外远古猿、禄丰古猿、元谋古猿化石资料为主线,充分反映古猿是怎样演化成人的,以及云南特别是元谋在人类起源与演化中的地位;第三部分主要是以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晚期文化,细石器文化到新石器时代文化等,文化遗物、遗迹反映人类社会史前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

    三、宋代以后的文化遗址、遗物

      (一)火焰山驿道:在姜驿乡火焰山,为元、明时石铺路面,道宽5尺,今存一段。1987年7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元兵寨:位于县城南5公里的营盘山颠,与牛王山对峙,传说元兵结寨于此。有石围子数个。

      (三)红军标语:1935年5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一军团北上抗日途经元谋,在马头山、杨柳村、江边村书写“不替卖国贼军阀打仗,当红军打日本去!”等标语。江边红军标语被列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墓葬陵园

      (一)大墩子墓葬:1972年2月,在对大墩子遗址发掘时,清理竖穴土坑墓19座、瓮棺葬17座、圆坑墓1座,其中7座有陶罐、陶壶、陶斧、骨珠等随葬品。1986年6月8日,出土幼童石棺墓1座,遗物有5枚乳牙、骨头等残片以及陶罐和骨质穿孔装饰品30枚。

      (二)下淇柳村石棺墓:位于黄瓜园镇下淇柳村北。1985年7月在该地发现石棺墓3座。从与之共存的石器、陶片等观察,定为新石器时代墓葬。

      (三)热水塘火葬墓:位于能禹镇热水塘村南的月牙山下,出土遗物中有夹砂土和白陶土烧制的骨灰罐,其型制、纹饰比大墩子烧制技巧更为先进,初步鉴定为元代以前遗物。

      (四)徐升耀墓:位于老城乡马头山村东。徐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从军,历官至副将。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叛清,升耀随之率兵赴陕西,至平凉归顺清廷,清廷命徐招抚叛军,为叛军所杀,棺回元谋。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廷迫赠左都督,遗官谕祭。后,墓被夷平。

      (五)中坝烈士陵园:1967年建,占地3.5亩,位于羊街乡中坝村后山坡上。安葬修筑成昆铁路元谋段牺牲的铁道兵8709部队烈士36名。陵园翠柏环绕,鸟语花香,背依鸡冠山,面临龙川河,俯视逶迤铁路。

      (六)能禹烈士陵园:位于元煤火车站东700米的横山梁子。建于1969年,占地面积8亩,安葬修筑成昆铁路元谋段牺牲的铁道兵8708部队烈士69名。

      (七)黄瓜园烈士陵园:位于黄瓜园火车站东北,1969年建,占地4.8亩。安葬修筑成昆铁路元谋段牺牲的7591部队和6388、8772部队以及164野战医院烈士103名。陵园桉树挺拔,迎风傲立,前有成昆铁路工程假山模型。形象地表现了修筑者为修铁路而付出的无限艰辛。

      (八)东山大沟烈士纪念碑 位于能禹镇老金殿。建于1969年,无墓葬,中树“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碑基镌刻着东山大沟简介,颂扬为修沟而死难的81位烈士的功绩。


    2002年,元谋县国内生产总值6562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579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10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943万元。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8593万元,占58.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7030万元,占41.2%。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43.6:16.9:39.5。

    一、农林畜牧业

      元谋是典型的农业县,主要粮经作物有:水稻、玉米、蔬菜、香蕉、龙眼、芒果、花卉和烤烟。蔬菜种植以冬春反季蔬菜为主,年种植面积6万亩左右。外销全国24个大中城市;外销量达15万吨左右,占云南省蔬菜年外销量的50%,菜农年经济收入超亿元,被誉为“金沙江畔大菜园”。


    元谋一些地区发展黑山羊养殖,远销广东沿海地区,为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增加了新亮点。
      近几年,元谋县的种植结构得到逐年调整,努力培植菜、粮、烟等传统产业。在抓好全县粮食供求平衡,自给有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热区资源优势,全力建设金沙江畔“大菜园”。大菜园的建设被列为楚雄州特色蔬菜种植园区重点基地之一;被国内贸易部定为南菜比运基地县;2001年4月又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创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

      2002年,全县的农业生产坚持调整种植结构、开拓市场、增加效益的发展思路,着力增加科技含量,搞好新品种引种示范和发展订单农业,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全县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44928万元;完成不变价农业总产值21722万元;实现增加值28579万元。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了适度的生产规模,基本满足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元谋县立足开辟农民新的经济增收渠道,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发展热带经济林果。图为近年来发展的荔枝园一角。
      元谋县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56万亩,其中:经济林1.65万亩、防护林2.71万亩。有林地面积10417公顷,森林覆盖率15.7%。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2平方公里。

      同时,2002年元谋县畜牧业和水产业健康发展。全县肉类总产量11146吨,水产品产量860吨。

    二、工业

      元谋县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市场的需求,以转机建制为重点,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着力调整工业结构,破产关闭了污染重、负债多、效益差的元谋制糖总厂、造纸厂,把重点放在生物资源开发、蔬菜保鲜及绿色食品精加工、建筑材料及水电开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上。目前,主要骨干企业有元谋蔬菜有限公司、元谋来利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元谋清河绿兴有限公司、元谋兴顺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元谋兴盛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元谋县中山葡萄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瀚泰食品有限公司、元谋龙川江化工有限公司、元谋元宝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洪兴食品厂、云星饮料有限责任公司、元谋水泥厂、元谋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能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

    社会经济建设

      2002年元谋县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2440万元,其中:国有工业919万元;集体工业294万元;股份合作工业106万元;其他工业(私营、个体)31120万元。

    三、基础设施

      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好的发展,东山大沟防渗一期工程、龙川江治理一期工程、县城自来水供水和县城泥石流防治一期工程克期竣工。丙巷河水库、大型灌区工程建设正在紧张施工,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圆满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滇中农业综合示范、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建设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有效进行,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7%。11万伏高压输变电线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一期工程全面完成。牟元公路元谋段、土林公路、启卡公路、凉山公路建设及元大公路路基改造工程相继完成,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023.11公里。13个乡(镇)、66个村(居)民委员会开通了程控电话,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增加到20056门。交沿集镇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县城街道面积增加到25.9万平方米,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县城市容市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四、财政金融

      2002年财政总收入375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12万元,上划中央两税收入845万元。财政总支出14963万元,其中:支援农村生产支出1147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3217万元;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341万元;卫生经费支出1197万元;社会保障补助支出243万元。

      金融秩序稳定,运行正常。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4794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8140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2063万元。此外,保险业进一步扩大,全年保费收入1592万元,承保额188941万元;已决赔款434万元。

    五、科教文卫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2002年重点科技推广项目2项,获科技进步奖励项目3项,举办各种适用技术培训106期9850人。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有普通中学15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79所、教学点184个。普通中学专任教师606人,其中初中529人;小学专任教师1087人。中小学在校学生28836人。

      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年末有文化站馆14个,公共图书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电视人口覆盖率94%,广播人口覆盖率86%。

      元谋县辖区内共有各种医疗卫生机构43个(含诊所),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44人,其中:医生276人。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部门办机构18个,拥有床位458张,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65人,其中医生有241人。农村医疗点82个,有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1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