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机票资讯
  • 城市指南——永州城市介绍
  • 发布日期:2012/11/1 14:43:21
  • 城市简介 

    国家级保护单位:树德山庄(唐生智故居).阳华岩摩崖石刻.千年古村“上甘棠”.舜皇山.望佛台.九嶷山旅游区.

    省极保护单位:双牌岁圆楼.黄田铺石棚.

    市级保护单位:小石城山记

    永州出港航班查询预订/永州特价机票

    永州到广州特价机票查询预订

    城市详细资料: 
    自然地理
     
      永州东连郴州,南界广东连州,西接广西桂林,北邻衡阳、邵阳。湘江经西向东穿越零祁盆地,潇水自南至北纵贯全境。位于北纬24°39′至26°51′,东经111°06′至112゜21’之间,南北相距最长245公里,东西相间最宽144公里。其地势是西南部较高,东北及中部较低,境内都庞岭、越城岭屏障于西北;萌渚岭、九嶷山雄踞于东南,阳明山、紫金山拦腰穿越东西,将全市分成南北两大块—零祁、宁道两大盆地。即形成三山围夹两盆地,呈现向东倾斜的“山”字形地貌总轮廓。  

      永州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奇峰秀岭逶迤蜿蜒,河川溪涧纵横交错,山岗盆地相间分布。在全市3366.55万亩土地总面积中,平原面积478.67万亩,占14.29%;岗地面积596.87万亩,占17.81%;丘陵面积486.3万亩,占4.51%;山地面积1656.68万亩,占49.45%。从总体上看,全市大体呈现“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

      永州所处地理位置属温、热带结合部,加之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亚热带气温条件,既具阳光丰富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又有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全年平均气温在17.6℃—18.6℃之间,无霜期年均285-311天,年降雨量1290-1900毫米,南部六县有“天然大棚”之称。

    历史沿革

      零陵、永州是两个重要的古地名。永州在隋朝以前称零陵。隋朝以后,永州、零陵成为一地二名。

      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里所说的零陵,实际上就是舜陵,或者说是舜陵的别称或美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零陵县,也有纪念舜帝之意。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按“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废除州、郡、县制,实行州、县制。因郡西南有“永山永水”,将零陵郡改置永州总管府。从置永州总管府到现在,永州这一地名和行政区划名称,已经存在1400多年了。

      1949年10~11月,永州各县先后解放,永州专区于10月正式成立。1950年5月,永州专区改名零陵专区。1952年11月,衡阳、零陵、郴州三个专区合并为湘南行政区。1954年7月,湘南行政区撤销,原零陵专区所属各县,除新田划归郴县专区外,其余县全部划归衡阳专区。

      1962年12月底,恢复零陵专区,专员公署设零陵县芝城镇(今芝山区),辖8县:零陵、东安、道县、宁远、江永、江华、新田、蓝山。原零陵专区的祁阳、祁东2县划归衡阳专区。1964年5月,划零陵、道县的12个公社和9个国营林场,设置潇水林区管理局。1968年9月,改零陵专区为零陵地区。

      1979年,零陵县东风镇改名永州镇,由地区直接领导。1982年1月,改永州镇为县级永州市。1983年2月,祁阳县重新划归零陵地区管辖。1984年6月,撤销零陵县,恢复县级冷水滩市。至此,零陵地区辖永州、冷水滩2市和祁阳、东安、双牌、道县、宁远、江永、江华、新田、蓝山等9县。

      1995年11月21日,国务院以国函[1995]110号函批复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零陵地区和县级永州市、冷水滩市,设立地级永州市。原县级永州市改名芝山区,原冷水滩市改名冷水滩区。地级永州市辖原零陵地区的9县和芝山、冷水滩两区,市委、市人民政府驻芝山区。1997年7~8月,市委、市人民政府先后迁驻冷水滩区。

    行政区划:

      国史上对行政区划基本上只记载到县一级,县以下行政区划记载不详。历代编修的永州府志和各县县志,对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应当有详细记载。但是,明代以前编纂的永州府志、各县县志今已无存,因此对永州在明代以前县以下的行政区划无从考证。到了清代及其以后,县以下行政区划,在永州府志和各县县志中均已有详略不同的记载。

      一、清代

      永州府辖1州7县。县以下行政区划大体呈以下状况:道州嘉庆年间辖9乡;零陵县清初辖12乡,光绪时调整为7镇、10乡;祁阳县清初辖16乡,康熙年间改16乡为16都,嘉庆年间仍改都为乡;东安县顺治时辖8乡,康熙年间为10乡;宁远嘉庆年间辖10乡;新田康熙年间辖19都;江华县康熙年间辖8乡;永明县光绪年间辖7乡。

      二、民国时期

      县以下行政区划变动频繁,大体情况是:
      零陵县 民国16年(1927)辖7镇0乡。民国19年开始设区,至民国21年,全县分为8个区。民国24年实行保甲制,全县分为8区、37乡镇、807保、7979甲。民国26年撤销区建制,民国28年恢复区建制,民国35年又撤销区建制。民国36年,全县合并为12乡镇、156保、1776甲。
      祁阳县 民国24年分为6区、39乡镇。民国27年撤区。民国30年调整为33乡镇,民国36年合并为19乡镇。
      东安县 民国24年设6区、70乡镇、513保、5117甲。民国30年合并为16乡、229保。民国36年合并为8乡。
      道县 民国2年设8区、68乡、2镇、792保、7486甲。民国26年合并为8区、33乡、1镇、792保。民国36年合并为12乡、1镇。
      宁远县 民国元年划分为6镇、5乡。民国18年划分为9区,民国20年调整为7区。民国24年划分为5区、1直属乡。民国27年,划分为1镇、9乡。
      永明县 民国24年前,全县设2镇、7乡、17都。民国24年调整为6区、32乡、330保。民国27年撤区并乡,调整为2镇、16乡、220保、2543甲。民国38年调整为9乡、2镇、99保、1220甲。
      江华县 民国3年设40团、11瑶总。民国20年撤销瑶会,分为10区、44团。民国24年,撤团建乡,全县设6区、1镇、12乡。民国27年撤区,调整为13乡、348保。民国31年调整为1镇、13乡、200保。民国36年合并为1镇、7乡。
      新田县 民国元年划分为1区、5乡。民国9年调整为1区、3镇、3乡。民国13年调整为5区,民国15年调整为10区。民国20年划分为6区、10镇、197乡。民国24年调整为6区1镇、33乡。民国27年撤区并乡,调整为1镇、13乡、189保。民国36年,辖1镇、6乡、118保、1508甲。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1949年10月,永州专区成立,辖零陵、祁阳、东安、道县、宁远、江永、江华、新田等8县、36区、8镇、88乡。其中零陵县6区、2镇、27乡;祁阳县6区、1镇、18乡;东安县4区、8乡;道县5区、1镇、13乡;宁远县4区、1镇、9乡;新田县4区、1镇、6乡;永明县3区12镇、7乡;江华县为4区。1950年,全区调整为65区、14镇、757乡。
      1952年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零陵县调整为14区、1镇、285乡;祁阳县11区、5镇、215乡(4月,析原第七、八、九、十区及第五、六区部分乡置祁东县)、8居委会;东安县7区、3镇、77乡;道县11区、1镇、173乡、6居委会;宁远县11区、228乡;新田县5区、100乡;江华县10区、1镇、187乡;永明县7区、108乡。
      1955年11月,江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立江华瑶族自治县,设6区、97乡。
      1958年秋冬,撤销区乡建制,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其中,零陵县2镇、26社,祁阳县25社,东安县1镇、13社,道县1镇、15社,宁远县1镇、15社,新田县6社,江华县9社,江永县1镇、10社。
      1961年恢复区建制,调整人民公社体制。至年底,零陵县辖10区、2镇、78社,东安县5区、31社,道县11区、41社,宁远县9区、43社,新田县21社,江华县8区、2镇、38社,江永县6区、2镇、41社。
      1962年12月底,恢复零陵专区,辖零陵、东安、道县、宁远、江永、江华、蓝山、新田等8县、52区、330社、4424个大队、37704个生产队。
      1984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精神,撤销人民公社建制,建立乡建制。到年底,零陵地区共辖2市、9县、54区、21镇、376乡、5143村(居)民委员会、45037村(居)民小组和66个国营农林场所。
      1995年,开展撤区并乡建镇工作。即撤销县的派出机构——区,扩大乡的规模,在条件具备的地方设立建制镇。全市辖冷水滩、芝山2区和祁阳、东安、双牌、道县、江永、江华、宁远、新田、蓝山等9县,共108镇、80乡、5313个村(居)民委员会、45714个村(居)民小组。

    区位优势

      永州自古便是华中、华东地区通往广东、广西、海南及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也是湖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素有“南山通衢”之称。“距水陆之冲,当楚粤之要,遥控百蛮,横连五岭,梅庚绵亘于其前,衡岳镇临于其后”,镇东北可入中原腹地,控制西南扼广西边陲之咽喉,据东南握广东海滨之通道,故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湖南唯一与两广接壤的地区,市区到广州仅500多公里,南六县距广州仅400多公里,是“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

      湘桂铁路横贯东西,322、207国道及九条省道在境内纵横交错,永州至广东连州二级公路、湘桂铁路、洛湛铁路、衡昆高速公路和湘江水道形成区域间的交通枢纽,北可到达华中重镇武汉,北上中原,东出华东。西南向可以直通西南部大各省区,并可从广西北海、防城和广东湛江出海,是中原和华东地区通往大西南的通道。永州机场已开通长沙、海口航线。永州是内地直达两广(广东、广西)、两南(海南、大西南)、两区(香港、澳门地区)的重要通道,我国华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具有明显的双幅射功能。

      永州市市区座落在潇湘二水汇流处。整个市区分为相对独立的芝山、冷水滩两个区,两区相隔垂直距离17公里,由湘江和联城公路零陵大道将两城区联接在一起,呈哑铃形框架,构成“潇湘第一城”独特的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