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机票资讯
  • 城市指南——大同
  • 发布日期:2012/7/6 15:45:14
  • 城市简介: 

    旅游景点:石窟瑰宝、龙壁之城、恒山美景、应县木塔、鼓楼、悬空奇景、塞上风光、寺庙英华、云峰古寺、灵丘觉山寺、桃花山景、浑源千佛岭、碑刻艺术、册田水库、水神堂、井下探秘游、善化寺、御河生态园、火山群、采凉山、灵丘古道、观音堂、慈云寺、文嬴湖、平型关战役遗址、赵武灵王墓、万人坑、县文庙砖雕五龙壁、云林寺、得胜马市、杀虎关、许家窑人遗址

     

    大同出港航班查询预订/大同特价机票

    大同到广州打折机票查询预订

    大同城市机场:大同机场

     

    城市详细资料: 

      地理位置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地处黄土高源东北边缘。地理座标为北纬39度30分—40度44分,东径112度34分—114度33分。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以内长城为界与朔州市、忻州地区接壤,东与河北省相连。既是环渤海经济区北出口,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交汇处。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北邻内蒙,东望河北、距北京380公里,南离太原市352公里,实为首都之屏障、全晋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大同曾为三代京华、两朝重镇,在清代以前无不派名将镇守,既防外来侵略又保京师安危,被誉为“北方锁钥”。今日的大同,是京包、同蒲两大铁路的交汇点,大秦铁路的起点,高速公路连接北京、呼和浩特,包头、太原等周边大城市,居神府、准格尔新兴能源区与京津唐发达工业区的中点;为我国当代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由于大同位处我国中部偏东,交通运输较为发达,不仅在煤炭能源基地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在对苏蒙边境贸易上,有着巨大潜能。

    环境变迁

      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前,大同一带是一片浩瀚的湖水,考古工作者把这个湖叫“大同湖”,它是个封闭的内陆湖。那时候这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参天乔木遍布湖畔。野马、披毛犀、大角鹿在这里追逐奔驰;多刺鱼、鲤鱼在湖中自由嬉戏。据考古工作者考证:随着地壳的升降运动和干湿交替,大同湖发生过无数次变化,最后于数万年前悄然消逝了。

      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详细记载了魏都大同城的环境状况诸。在《云中郡志》中还记载着大同景物“滴翠流霞,川原欲媚。坡草茂盛,群羊点缀。……挹其芳澜,郁葱可冷。”这些都说明过去的大同地区曾是草木丰盛、风景秀丽的好地方。

      大同山水

      大同地区周围群山环列,有采凉山、马铺山、金山、半稔山、六棱山、禅房山、七峰山、西岩寺山、武周山、雷公山、野狐岭、孤山、方山等,北连阴山、南接恒岳,海拔都在一千至两千米之间。若以画家“春山淡冶而如笑”的笔法,恐怕难以很好地再现这重峦叠嶂的嵯峨雄伟。另外,在群山之中,有镇川、云冈、口泉三条峪沟婉蜒贯穿其间,成为连接市境的三条主要通道。

      大同河流大大小小多达二十几条,象蒲扇般伸展于全境,并全部汇于桑干河。主要河流有:御河、十里河、口泉河、甘河,及较小的淤泥河、西溪涧、玉母河、四河、镇川河、卷子河、开山口河等,由于它们均为季节性河流,所以冬夏水流悬殊,平时水不及膝,有时甚至干涸。这些涓涓细流的河水,流路也短,绝无“波涛万里堆琉璃”之景致,不过,倒也以其玲珑别具特色。除河流外,大同还有城东的文瀛湖,湖面开阔(约六千亩)、波澄一镜,不仅是大同市的主要产鱼区,而且是美丽的湖滨游览胜地。此外,还有几个山水相映、景色旖旎的好地方,如新荣区赵家窑水库、城南的水泉湾(古称柳泉湾)等。

      宋代诗人翁卷曾留下这样的诗句:“闲来上山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野望》)但愿人们都能忙里偷闲,走出城郭,与迎寒关暑的大同山水交个朋友,以体味自然之趣。

    大同气候

      大同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鲜明,令人喜爱。

      春季里气温回升很快,平均气温6.5~9.1℃,总是乍暖还寒。多大风,降雨较少,平均降水量仅为56.1mm,占年降水量的14.6%。三北防护林工程初具规模以后,大同春季的“黄雾”(风沙)天气已在为减少,一旦尘土飞扬,姑娘、小孩出门,常用薄且透明的纱巾把头上下裹住,形成五颜六色的缤纷流动。南方的春天往往有如酥的小雨相伴而来;大同的春季却常飞雪相随,且下且化。

      夏季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19~21.8℃之间,雨水集中,平均降水量为246.9mm,占全年降水量的64.3%;人们常说“万紫千红总是春”,但大同万紫千红之时却在夏季。大同的夏天凉爽舒适,多温和的东南风,旅游者们多于夏季来此避暑胜地观光。

      秋季来临后气温便逐渐下降,平均气温在5.8~8.4℃之间,平均降水量为72.96mm,占全年降水量的19%。这时碧空万里、天高气爽。微微的清寒,颇令人感到惬意。一般于九月下旬就出现霜冻(终霜期却是第二年的四月)。

      冬季较春夏秋三季就显得漫长了,它长达四个多月,盛行西北风,日短天寒。平均气温在-12.8~-6.3℃之间,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是-11.3℃。冬季会下几场雪,使整个城市银装素裹,平均降水量为8.06mm,占全年降水量的2.1%。此季虽然户外寒冷,1967年1月15日极端最低温竟达-29.1℃,但本地人们工作、学习、娱乐场所及住宅皆有暖气或火炉取暖,室内十分温暖,反而比南方宜人。

      平均标高渤海高程1056米的大同,其四季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不仅减少了单调、增加了情趣、给人们带来了换季的兴奋,而且是发酵工业的极为理想的环境,很少杂菌干扰。这里昼夜温差大,有许多高寒作物及药材,产量虽小,品质却十分优良;年日照时数较长(平均日照时数为2821.6小时),光能利用潜力十分可观。

    地质地貌

      大同市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地台的山西台背斜与阴山隆起的交接部位。北为北口隆地,西南为大同──静乐凹陷,东南为桑干河新断陷。本区域在多期的地壳构造变动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构造形迹,尤其以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最为明显,新构造运动相当发育、地震活动也较为频繁。

      据历史记载,我国境内共发生过17次8级地震,山西就有两次,即1303年洪洞8级地震和1695年临汾8级地震。从公元前512年至1991年3月,山西发生5级以上地震69次,除两次8级地震外,有7~7.9级地震4次,6~6.9级地震10次,5~5.9级地震53次。6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省境中部的一系列断陷盆地之内。就断陷盆地而言,地震活动的差异也很大。临汾盆地曾发生两次8级大震、9次大于5级地震;忻定盆地多系强度大而频度低的地震;太原盆地的地震强度中等,但频度居全省之首;大同和运城盆地的地震强度和频度均为中等。宋乾兴元年三月(1022年4月),大同、应县一带发生6.5级地震;元大德九年四月乙酉(1305年5月3日),怀仁、大同一带发生6.5级地震;明万历十年二月(1582年3月)大同发生6.1级的震群型地震活动,大于5级的地震共有5次,此次地震发生在山西隆起地区的大同盆地内。

      大同市出露地层较为齐全。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枣集宁群,古生界枣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枣侏罗系、白垩系(以上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地丘陵区)新生界枣第三系、第四系(主要分布在东南平川区)。其中,在集宁群的地层中形成丰富的石墨矿资源;在寒武系地层中沉积形成大量的水泥石灰岩、熔剂石灰岩和白云岩;在石炭系、侏罗系的地层中蕴藏了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在地貌构成上,大同的山地面积为27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4%;丘陵面积为117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6%;平川面积为626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30%。其中,山地、丘陵主要集中于西、北及东北部地区,而平川区位于东南部。这就构成了大同市西北高、东南低,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主要特征。

      大同的山地属阴山山脉的一部分,在大同境内呈东北枣西南走向,斜贯全境;东南部的平川区地形主要是洪积扇、河流冲积和湖泊平原区域,属于大同盆地的一部分。最高峰是位于东北部的采凉山,海拔为2144.6米,最低点海拔为1000米,差达1144.6米。

    大同火山

      大同火山是我国东部著名的死火山群,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形成于第三纪,主要分布在左云、右玉等县;一部分形成于第四纪,主要分布在大同盆地北部,其中研究较多的便是这群火山,它共有30余座,形成年代一般认为在上新世末到晚更新世初。这群火山按其分布特征,又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四区中北区形成年代最早,东区和南区次之,西区最新。

      东区火山:指瓜园与神泉寺之间桑干河谷地中的脑头疙瘩、肖家窑头、东坡山、神泉寺、鹅毛疙瘩和大辛庄等6座孤丘状火山。其中肖家窑头火山相对高度约百米,山体浑圆、保存比较完整;而神泉寺和鹅毛疙瘩火山现在看不见火山口。

      南区火山:主要指桑干河以南一带的大峪口火山、西窑头火山和西窑头东北部三座未定名的火山。

      西区火山:指瓜园、西坪以北分布的火山,是大同火山群发现最早、研究较深入的一部分。它包括黑山、双山、老虎山、狼窝山等15座火山,其特征概括地讲有三个:一是锥形,主要由火山碎屑组成;二是山体外形复杂多样;三是胎火山和寄生火山众多。其中黑山是大同火山群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火山,双山位于大同火山群的中心,因此本区较引人注目。

      北区火山:主要指大同市以北包括孤山及孤山西南的6座火山。其中孤山的规模在本区最大,由玄武岩组成,形似面包,虽然山体不高,但独自兀立御河谷地,巍巍壮观。

    大同煤田

      大同煤田地理位置为东经113゜7′左右,北纬约40゜4′,地跨大同、右玉、平鲁、左云、朔州等市县,大致为一长方形、走向东北至西南,长85公里、宽30公里,总面积为1827平方公里,煤炭总储量718亿吨。其中,大同市境内占有含煤面积632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376亿吨。

      大同煤田有两个煤系:侏罗纪煤系与石炭二迭纪煤系。侏罗纪煤系,原形成于印支运动后期的坳陷盆地,以后由于燕山及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被卷入新华夏系多字型构造中,为单一的弱粘结煤。侏罗纪煤系与石炭二迭纪煤系共有可采煤层18层,其中侏罗纪煤系有可采煤层15层、石炭二迭系有可采煤层3层,两者总厚度为26米,相当于一座七层大楼的高度。

      大同煤田不仅储量大,而且煤质也好。正在开采的侏罗纪煤系,是最好的动力用煤,被称为“世界动力煤细粮”。它有五大特点:第一是火力强,一般的煤每公斤发热量只有5000-6000大卡,只能烧开9-10公斤水;大同侏罗纪煤每公斤发热量却达约8000大卡,能烧开11-12公斤水。第二是灰分低,一般的煤灰分都在10%-20%,即每百斤煤烧完后要留下10-20斤灰渣;大同侏罗纪的煤灰分只有5-8%,即每百斤烧完后只有5-8斤灰渣。第三是硫、磷等杂质少,大同侏罗纪煤含硫小于1%,含磷只有0.29%。第四是挥发分高,大同侏罗纪煤挥发分含量都在30%-34%间,用作燃料很容易点燃,宜于制煤气,并且是加工转化成煤化工产品的好原料。第五是硬度高。煤质坚硬开采起来费点事,但在运输上,特别是长途运输就很方便了。大同的优质煤很早就遐迩闻名,从前,北京、天津一带的煤商都用“口泉大块”作为招徕顾客的商标。现在大同煤更是国家建设不可缺少的工业食粮。

      此外,大同煤田还具有优越的开采条件。首先是它的煤层离地表很近,开凿井筒一般只要凿下去60-100米就能见煤,最深的部分也不超过400米,因此,建井快、投资少。第二,煤层倾斜度小,一般的斜度都在5%左右,便于机械开采。第三,顶板坚硬,顶板岩石多是坚硬的胶质岩石,有的地方采空了几十年,顶板岩石还掉不下来。第四,瓦斯量少。第五,地下水少。一般矿井涌水量都在每分钟6-7吨左右,甚至更多,大同煤矿还不超过1吨,排水设备可节省。

      旅游资源

      大同的人文景观具有景点相对集中、风貌各异的特色。万劫之余,祖先给我们在武周山南麓留下的云冈石窟,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石雕造像五万一千余尊,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它建于公元五世纪北魏时代,纯粹是沿武周山整体开凿的。原来称中国有三大石窟,云冈石窟便是其中之一,另外就是敦煌石窟和龙门石窟。敦煌石窟位于甘肃敦煌县,建于公元四世纪至十四世纪,窟内以塑像、壁画(4.5万平方米)为主。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建于公元五世纪至九世纪,是北魏孝文帝从大同迁都洛阳以后始凿的,可以说是云冈石窟的续篇。随着旅游资源的发掘,现在称中国有十大石窟,即加上: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东南的麦积山,建于公元六世纪初;大足石窟,位于四川大足县境内宝顶山等九处,建于公元七世纪;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永靖县,建于公元六至十四世纪;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邯郸市郊,建于公元六世纪;石钟山石窟,位于云南剑川县,则我国古代白族人民的艺术遗产;巩县石窟,位于河南巩县,建于公元六世纪初,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太原市天龙山,建于公元六至九世纪。宗教教导人们忍受现实的苦难而去摘取来世幸福的虚幻花朵,石窟艺术是宣扬宗教教义的,但艺术所涵盖的却远大于教义的容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对人们所展示的,主要是历史的折光和美的魅力。云冈石窟是中国早期石雕艺术的代表。

    九龙壁是一种制作精美、显示尊贵的照壁,坐落于宫殿、府第、坛庙、寺院等建筑主体的对面或前面。底为须弥座式,顶覆瓦盖,壁面饰浮雕状九条龙及波涛似的云纹。您知道中国最大的九龙壁是哪座吗?可能有人会认为是北海公园的九龙壁,其实大同九龙壁的体积要比北海九龙壁大三倍多,而且建筑年代早350多年。大同九龙壁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建于公元1300多年的洪武年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门前的一座琉璃照壁。中国现存完好的九龙壁有三座,除大同、北海公园的两座外,还有北京故宫的一座。大同九龙壁,五彩斑谰、风格粗犷,是中国龙壁之最。

      辽金时代的“巨刹”华严寺,其大雄宝殿总面积1559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寺内有精美的辽塑、清末所绘的壁画、明代的五尊坐佛等;华严寺外形浑朴庄重,有浓郁的辽金风格。

      始建于唐朝的善化寺,整个寺院高低错落,布局有序,左右对称,是现存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之一,寺内还保存着大量辽金雕塑精品,与华严寺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还有古墓葬、万里长城、屯兵堡、烽火台、平城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大同旅游辐射区内,另有众多的旅游胜地:

      大同往南的应县城内西北部,有一天下之最,即建于辽清宁二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的释迦塔。塔高67.31米。台基高4米余,塔刹高14米。塔平面呈八角形,底层直径为30.27米。塔有五个明层,各层又夹有暗层,实为九层。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塔身全是木构,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梁架,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坊和短柱,组成了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这是该塔工程技术上的一大创造。全塔共用斗拱54种,集斗拱形制之大成,无一根铁钉,兵火而不毁,且历经千年未遭雷击。有关研究认为,应县木塔虽无现代避雷设施,但木塔塔基及塔身绝缘条件,塔身结构与现代电气设备中的绝缘结构在某些方面相近,所以具有较好的避雷性能。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工程的伟大成就,被誉为“峻极神功”、“天下奇观”是世界现存最高层木结构楼阁建筑,享有极高声誉。

     由大同南行62公里,可登临雄伟壮丽的恒山。史书载述,四千多年前,舜帝北巡,见恒山奇峰耸立,山势巍峨,遂封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主。与泰山、华山、衡山、嵩山并称为五岳,齐名天下。它西衔雁门关,东跨河北省,南屏三晋,北临燕云,一百零八峰,延绵数百里,奔腾起伏,横亘塞上。其怪石幽洞素有十八胜景之称,有传说神石东飞后留下的遗迹飞石窟;有流传着姑嫂投崖成仙化鸟的舍身崖;有两井相距一米而水味一甘一苦的苦甜井;有暗生灵芝而又不轻易露形的紫芝峪;大字湾刻的“恒宗”二字高达十三米;会仙崖的摩崖题句琳琅满目;琴棋台畔,松风奏乐;出云洞顶,云雾飘渺;果老岭上仙驴蹄印传为美谈。另外,“金鸡报晓”、“玉羊游云”、“岳顶松风”、“夕阳返照’等天然奇观也名震遐迩。山上现存古代寺庙建筑三十多处,雄视南天的恒宗朝殿,负崖高耸;隐入幽处的北岳寝宫,嵌入石窟;上应北斗的魁星阁,独立险峰;下临深渊的三清殿,巧建绝壁。

    矿产资源

      大同有煤炭、水泥石灰岩、石墨、熔剂白云岩、高岭岩、金云母、玄武岩、大理岩、耐火粘土等矿产资源。

      煤炭资源:大同市坐落在大同煤田的东北部,其煤炭资源属于地质概念的“大同煤田”的一部分。大同市含煤地层为侏罗纪大同组,石炭系太原组、山西组。侏罗纪大同组含煤面积全市达540平方公里,保有储量58.7亿吨,累计探明储量65.5亿吨,现在大规模开采的产要是这一部分。对石炭系煤,大部分只作了普查工作,勘探程度不高,累计探明储量为117亿吨。该煤种灰分较高,质量远不如侏罗纪系煤,属气煤类。

      石墨资源:该矿产埋藏于前古生代的集宁群地层中,属沉积变质型,全省唯此,分布在市区北部的宏赐堡、六亩地两处。它们属于同一成矿带,总探明储量石墨矿石5162.3万吨,内含石墨224.7万吨。其中,宏赐堡表内保有储量石墨矿石3913.3万吨,内含石墨163万吨,平均含碳量3%-4%,高则超过10%。六亩地表内保有储量石墨矿石1248.4万吨,内含石墨61.7万吨,平均含碳量4.9%。它们均为富矿型。

      水泥石灰岩资源:主要产于上寒武系的海相地层中,总储量为21517.6万吨,主要分布于七峰山矿区与狼儿沟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现已大规模开采。

    熔剂石灰岩资源:储存于中、上寒武统地层中,属层状海相沉积矿床,累计探明储量7019.2万吨,分布于口泉西部地区。

      熔剂白云岩资源:主要产于下奥陶统地层中,层位稳定,规模大,质量好,多为二级品。埋藏浅,地质条件简单,极利于露天开采。累计探明储量5353万吨。

      高岭岩资源:储存于石炭二迭纪的煤系地层之中,与煤共生。本市的高岭岩储量大、层位稳定、杂质少,是陶瓷生产的优质添加原料。目前,勘探程度很低,只作为煤矿的伴生矿来开采。

      玄武岩产于晚第三系地层之中,探明储量为17424.35万立方米,其中孤山区有644.3万立方米,寺儿梁区有16780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到解放前,全市森林覆盖率仅有2.5%。解放后,经积极的人工营造,林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大同市共有森林42万亩,主要集中在东北部的采凉山区,其它地区也有零散分布,均为人工森林,但大同市仍是一个少林地区。

    草地资源:全市牧坡草地的面积共有480331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5.3%,约为耕地面积的一半。其中,面积在300亩以上的大片牧坡草地约269875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6%;面积在300亩以下的零星小块草地(指在农耕区村边、地边、水边、路边的四边草地)共有210456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7%。大片草地主要分布在山区及部分河滩处,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大同道士口的羊名气较大,因它所吃的草中含有许多药材,所以羊肉肥嫩且无膻味。

      野生植物资源:大同市属于干草原的植被类型,因此植物种类比较少,但是野生植物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大量的禾本科、豆科草类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牧草,麻黄、甘草等野生药材植物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山区还生长着许多可供观赏的野生花卉植物,如石竹、山丹、飞燕草、野菊、紫菀、唐松草、黄刺玫等。大量分布着的胡颓子科野生灌木枣沙棘,不仅是沙荒造林的先锋灌木,而且在其桔黄色小珍珠似的果实中含有250种天然化合物。它的形态特征、生理活性和应用价值均与低海拔地区的植物有明显差异,且很少受环境污染。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素被称作“维生素C之王”的猕猴两至三倍,最高可达到1900毫克/100克。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就把沙棘作为一种重要的藏药来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皮炎、褥疮、角膜炎、妇科白斑病等。后来又发现沙棘中所含的各种活性成份能有效地防止失重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且是良好的皮肤营养品,具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故从沙棘中提制的汁、油、精,已在国外掺入宇航员的食品中,还将它作为高级化妆品的营养添加剂。

      除以上的野生植物资源外,大同还有一部分野生动物资源。由于城市发展、人口密集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野生动物或迁徙或减少,特别是珍稀动物越来越少了。据调查,大同市陆栖脊椎动物约有一百多种,其中鸟类约70种,兽类约24种。数量较多、经济价值较大的有黄鼬、草兔等;数量较少、经济价值较大的有石貂、狼、狐狸、狗獾等;数量较多但个体经济价值不大的有石鸡、野鸽、麻雀和各种野鼠;具有开发利用前途而尚未被重视的动物有鼢鼠及多种鸡禽、鸟类等。

     水资源

      大同市的本地水资源总量为1.42亿平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11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9%左右,水资源十分贫乏。

      大同市现在的用水状况是:工业与生活用水占80%,农业用水占20%。虽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67.5%,但年缺水量仍为2000多万立方米。为此,“七五”期间先后改造、新建节水工程135项,年节水能力达2900万吨。“七五”的5年,全市计划取水58740万吨,实际用水52682万吨,共节水6058万吨,相当于市自来水公司一年的供水量。万元产值取水量由1985年的297吨下降到1990年的210吨,下降29.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经由1985年的58.1%提高到1990年的71.3%。

      当前,大同市采取节流与开源并重的方针,在强化节水意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重复利用率的基础上,进行了引册田水库和黄河水济市的工作,以最终解决“水荒”问题。

      历史变革
      大同是我国古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青磁窑、许家窑等(文化)遗址。春秋时期,大同为林胡、楼烦等游牧部落居住,战国时纳入赵国版图,称雁门郡,并建起诸多屯兵城池,其中自北魏一直延续至今的“平城”即今大同市城区。北魏天兴元年 (公元398年)鲜卑族拓跋郡自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迁都平城,建立北魏王朝。大同作为北魏京都,在前后96年的历史中,一直是当时我国北方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隋唐五代更迭,大同数易其名,直到辽代(公元960年)始置大同县,为陪都,称西京,这是大同古代史上人口最多、经济最为鼎盛时期。1949年5月1日大同解放,隶属察哈尔省,大同为省辖市。1952年划归山西省,仍为省辖市。1958年至1961年属晋北专区;1961—1967年恢复雁北专区,市、区分设;1968年到1971改属雁北地区;1972年至1993年月市、区分立。1993年7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雁北行署撤销,地市合并。

    行政区划
      大同市现辖四区七县,即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大同县、左云县,下辖154个乡镇,2283个村,37个街道。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大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城南、湖东两片组成,总规划面积8.2平方公里。为省级开发区,由市政府直接领导。至2006年底全市总人口314.07万,其中城镇人口154.17万。
      
      大同教育

      山西大同大学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原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校合并成立的多科性大学。

      新成立的山西大同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煤海之乡大同,占地面积为2400亩,建筑面积为近70万平方米,新校区四大主体建筑:新教学主楼、科技实验楼、新图书馆、体育馆预计今年7月底竣工。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636万元,图书馆藏书180余万册。下设政法、文史、外国语、艺术、工学、医学、农学等16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