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简介: |
旅游景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长沙海底世界、刘少奇故里、长沙世界之窗、湖南省博物馆、天心阁、雷锋纪念馆、岳麓书院、橘洲景区、新民学会旧址、石燕湖旅游风景区、杨开慧纪念馆、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道吾山风景区、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中国花炮博物馆、浏阳古风洞、晓园公园、第一师范、火宫殿、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清水塘毛泽东杨开慧故居、长沙动物园、挪亚游轮、湘电灰汤温泉山庄、湖南湘绣博物馆、湖南国画馆、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三国简牍博物馆、南郊公园 |
长沙到广州特价机票查询预订
长沙城市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
城市详细资料:
中国湖南省省会,城市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602万(2003),其中市区人口107万,位于湖南省中部,湘江下游,京广铁路线上。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机械、纺织和食品加工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湘绣闻名中外,邮政编码: 410000 ,电话区号: 0731。
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 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其地域范围为东经111°53′-114°15′,北纬27°51′-28°41′。东邻江西省宜春地区和萍乡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阳、益阳两市。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全市土地面积11819.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56平方公里。
长沙是一座有2000余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城,早在春秋时期,就是楚国雄踞南方的战略要地之一。汉朝的刘邦立国之后,于公元前206年改临江为长沙,并设立汉朝的属国----长沙国,自此之后,长沙开始筑建城墙,并逐渐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
在15—20万年前,长沙地区开始有人类活动。约7000年前,长沙开始形成村落。约24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沙开始建城。一直到今天,城址一直未变,2000多年前的道路甚至与今天所在位置的街巷依然重合,故此长沙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时间在同一地址建城的城市之一。不同的历史时期,长沙曾有“临湘”、“潭州”古称;唐宋和明清时期的长沙,其经济和文化为其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
“长沙”之名有据可查的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关于贡品“长沙鳖”之说,距今3000多年。商周时期的宁乡炭河里遗址出土的四羊方尊等青铜器反映了当时的长沙地区与中原有一定的联系。长沙约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属楚国。“长沙,楚之粟也。”楚成王时设置黔中郡,长沙为其辖域。秦始皇统一中国,长沙郡为秦36郡之一,这是长沙以中国行政区划名称载入史册的开始。两汉时期,长沙为长沙国的都城。东汉初期废“长沙国”改立长沙郡。
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湘州州治。
隋前期撤郡,长沙为潭州总管府;后期改州为郡,长沙又为长沙郡郡治。唐朝时设潭州治所,曾属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时期的长沙窑,曾兴盛一时,成为釉下彩的发源地。五代十国时期长沙为楚国国都,这也是唯一以长沙为都城建立的国家。
宋时长沙为潭州治所。北宋设岳麓书院,将长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时期。元朝1274年时改为潭州路,湖广行省治所。1281年仍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隶属湖广行省;文宗天历二年因“天子临幸”而改名天临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明初改为长沙府治所,隶属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长沙同为长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明清时长沙有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称,为中国最重要的米市之一。
天心阁,当时太平天国军攻打长沙的地方。清朝末年,曾国藩成为“湖南第一人”,长沙府涌现出在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如曾国荃、左宗棠、胡林翼等消灭太平天国,发动洋务运动,收复新疆等,对晚清的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长沙成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动地。戊戌变法的陈宝箴、谭嗣同,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之后自立军起义、华兴会、公祭陈天华和姚宏业、浏萍醴起义、抢米风潮,都是很有影响力的活动。黄兴在清朝末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动,为中华民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国二十二年长沙县、市分治,设“长沙市”,为湖南直辖市,长沙一直作为湖南省会至今。
长沙在民国时依然是中国政治的革命中心之一。1911年10月22日,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起义新军光复长沙。1915年,曾就读于时务学堂的蔡锷发动了护国运动。1919年,长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长沙也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地之一。毛泽东、何叔衡、任弼时、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中共早期领导人都在长沙读书或者从事政治活动。1927年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并试图攻打长沙;失败后他转向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方针。
烧毁全城的文夕大火1937年长沙发展到鼎盛时期,经济物业繁荣,初期成为抗战的大后方。1938年的文夕大火成为最为悲惨的时期,各种历史文化遗迹几乎损失殆尽。1939年到1944年,长沙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日以长沙为中心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战役,中方取得前三次战役的胜利。
1949年8月5日,长沙正式建立共产党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长沙开始重建与发展。长沙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毛泽东早期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被认为是革命圣地。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代,长沙经济开始和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步加大;1990年代后期,长沙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中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
地理
长沙位于中国的中南部的长江以南地区,湖南的东部偏北。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与岳阳、益阳、娄底、株洲、湘潭和萍乡接壤。总面积为1181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6.33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186平方千米。位于浏阳境内的大围山七星岭海拔1607.9米,为辖区最高处;岳麓山的云麓峰海拔300.8米,为城区至高点。
湘江为长沙最重要的河流,由南向北贯穿全境,境内长度约75公里。湘江也南北贯穿了长沙城区,把城市分为河东和河西两大部分。河东以商业经济为主,河西以文化教育为主。2001年10月10日市政府驻地由河东藩正街迁至河西观沙岭,力在发展河西的经济以平衡长沙两岸。
地图坐标为东经111°53'-114°5',北纬27°51'-28°40',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地域呈东西向长条形状,地貌北、西、南缘为山地,东南丘陵为主,东北以岗地为主;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大体各占四分之一。土壤以板页岩风化物为主,夹有红土、砂砾岩等土壤。
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春湿多变,夏秋多睛,严冬期短,暑热期长。全年无霜期约275天,年平均气温16.8~17.2℃,年平均总降水量1422.4毫米。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水源充足,年均地表径流量达808亿立方米。 除了湘江外,还有汇入湘江的支流有15条,主要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和沩水。最大的水库为宁乡境内的黄材水库和浏阳境内的朱树桥水库。
行政区划
长沙市区1912年以前,湖南的省治、长沙府治、长沙县治同在长沙。1913年撤长沙府,1933年(民国22年)设“长沙市”,市、县分治,市设区;1959年望城县并入长沙县划归长沙市管辖;1977年长沙县拆分为长沙和望城二县,长沙辖二县;1983年宁乡和浏阳划归长沙管辖,之后管辖的县域没有变化;长沙自设市后城市分区经历多次变化。根据民政部相关统计,截至2005年12月31日,长沙市辖5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55个街道、80个镇、34个乡。
经济
长沙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速度相对较慢,逐渐落后于沿海城市。经过1990年代中期开始的迅速发展,GDP总量由1998年的542.85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108.85亿元,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18296元;农业生产总值172.07亿元,工业总产值1006.06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9.06元,在中西部城市中最高。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调整后的计算方式,2005年长沙GDP达到1519.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3.43亿元,首次超过郑州列中部第二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434元,同比增长12.8%。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1.44亿元,同比增长31.93%。
第二产业
位于河西麓谷的中联重科长沙拥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星沙)和长沙高新产业开发区(位于河西的麓谷)。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长沙县境内的星沙镇,其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在中西部16个国家开发区中位居第二,近三年的GDP以33.2%的速度递增。2005年底,入驻长沙的21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韩国LG、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中粮集团、伊莱克斯、法国达能、法国道达尔、荷兰飞利浦、日本三菱、德国博世、日商岩井、日本三井物产、易初莲花,共13家入驻星沙。
长沙卷烟厂为中国最大的烟草生产商之一,2004年度纳税545514万元,列全国所有纳税企业的第13位[1]。日本三菱、德国博世、长丰猎豹、北汽福田等汽车企业,使长沙成为中国南方一个新的汽车生产基地。伊莱克斯、LG飞利浦曙光、日立电器、远大集团等的大额投资,也使长沙电子制造业开始有所起色。目前长沙的第二产业比重略低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超过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
长沙是中西部城市中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高收入带动了消费。从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到五一广场一带,为长沙的商业核心区域。长沙的“洗脚城”(足浴按摩店)数量和密度在大中城市遥遥领先,有人戏称长沙为“脚都”。餐饮业也呈现爆满态势,无论是街头小吃还是酒店排挡,都拥有大批的客源。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和普尔斯马特四大国际连锁超市先后在长沙拥有一家和多家分店,知名的国内或省内连锁超市有新一佳、步步高、家润多等也纷纷参与竞争,苏宁和国美等电器专营超市均设有多家分店。目前香格里拉和喜来登都将在长沙新开酒店。传媒业也全国闻名,以湖南卫视、金鹰节和体坛周报为代表。
中国本土动漫在长沙发展很快,这也让政府决心打造动漫之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批准建立的九家动画产业基地中,长沙独占两家。长沙也拥有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四个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之一(另三地为北京,上海和成都),并且此基地是唯一以卡通动画为特色的国家基地。2005年11月曾举办了长沙卡通艺术节。
经济合作
长沙是湖南省“一点一线”建设的核心城市,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城市,主城区与株洲、湘潭相距均不足20公里。长沙正在加速创建“一小时经济圈”,同时长沙也加入了武汉经济协作区,与各个中部城市进行经济合作。湖南也加入了广东的“泛珠三角”,接受广东的经济辐射。
人口
根据宁乡炭河里遗址的文物考古的推测,长沙在商朝和西周时由外来民族带来的先进文化。春秋战国时期为扬越、楚人,楚之先民为九黎、三苗,有“群蛮上承三苗之绪,下开长沙武陵之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沙先民不断地参与中国民族融合的大流,逐渐形成了主体民族——汉族。长沙在历史中形成了几次人口高峰,也曾因为战乱而人烟荒芜。如在五代十国马楚时期建立的繁荣,在末年的争权夺势的斗争中逐渐荒芜。两宋时长沙发展了大量人口,却在南宋末年英勇的抗元斗争失败后再次被屠城。明朝朱元璋攻打长沙导致大多数当地居民的伤亡,于是又有了“江西填湖广”。至今大多数土生的长沙人声称祖籍江西,包括刘少奇、胡耀邦等名人。明清时期长沙人口稳步攀升,到了民国时期城市人口已经约30多万。不幸的是“文夕大火”以及长沙会战使得长沙再次成为废墟。抗日战争结束后流亡外地的长沙人以及其他各地移民来到长沙,重新把长沙建立成湖南最大的城市。
2004年年末户籍总人口610.3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02.47万人,非农业人口212.57万人,农业人口397.81万人。年末男女性别比为1.06:1,主要民族为汉族。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长沙地区共有少数民族48,564人,主要为土家、苗、侗、瑶、回、壮和白族。位于开福区捞刀河镇的汉回村为长沙唯一的少数民族——回族聚居地。
长沙人以信仰佛教为主,少数信仰道教。城内最大的寺庙是古开福寺,每年香火十分旺盛。另外岳麓山上有古麓山寺;洪山庙地区有洪山寺;宁乡有密印寺等,都是长沙地区重要的庙宇。长沙人也爱去衡山的南岳大庙烧香拜佛,多以祈福为目的。在长沙的维吾尔族和回族等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现在也有不少年轻人信仰基督教。
交通
长沙湘江三桥桥头长沙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陆、水、空交通皆较发达、便利。
铁路交通
长沙与株洲形成共同铁路枢纽。总投资986亿元的武广客运专线(武汉—长沙—广州)已于2005年在长沙首先动工。杭长客运专线(杭州—南昌—长沙)也于同年批复。长沙目前有一个客运站,并准备在长沙雨花区黎托乡建新长沙站。货运站有一等货运站长沙北站,二等货运站树木岭站,三等货运站长沙南站。
连接的铁路网线有京广铁路、湘黔铁路(株洲)、浙赣铁路(株洲)、石长铁路、洛湛铁路(长沙宁乡)
公路交通
城区主干道有五一大道、芙蓉路、韶山路、中山路、黄兴路、湘江路、潇湘大道、人民路和“六桥三环”。
六桥三环:橘子洲大桥(一桥)、银盆岭大桥(二桥)、猴子石大桥(三桥)、三汊矶大桥(四桥)、黑石铺大桥(五桥)、月亮岛大桥(六桥)、长沙一环线、长沙二环线、长沙三环线。
现在六桥三环已完全贯通。通过二环线、三环线、长沙大道、雷锋大道、金星大道等,将望城和长沙县渐渐融入长沙城区。长常高速和长永高速使宁乡县和浏阳市距离长沙不到一小时的车程。长沙也在城市的东南西北各设立了长途汽车站,在长沙火车站设立了长株潭客运汽车站。
长沙的公路密度达到42.74千米/百平方千米。高速公路总里程193千米。另有3条国道、14条省道和106条县道密集分布,等级公路总里程为3361千米。
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长常高速公路、长浏高速公路
长常高速公路已经延伸到张家界而成为长常张高速公路,目前也已经有了进一步延伸到重庆而建成渝长高速公路的规划。长浏高速公路也正在修建延伸到萍乡的一段。京珠高速公路的辅线长潭西线高速公路和长株高速公路也已经动工。
国道:106国道、107国道、319国道
湘江穿过长沙,并连接洞庭湖和长江主流。长沙有湘江千吨级航道和有全国最大的内河主枢纽港——霞凝新港。
航空交通
长沙的民用机场有黄花国际机场。黄花国际机场位于长沙东郊的长沙县黄花镇,距离市区约10公里,有机场高速和长永高速直达。机场可直航境内45个主要城市和香港、曼谷、汉城、釜山等境外城市。2005年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为456.2万人次,位居全国机场第17名。
大托铺机场位于长沙南郊三环线以外,以前为军民两用机场,今为专用军事机场。
教育
教育的数据方面,2004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9所,普通高中92所,初中学校255所,普通小学1433所。全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32.94万人,在读研究生2.28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2.99万人,初中在校学生26.58万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31.80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79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生初中入学率100%。
长沙的中等基础教育在湖南省内有较高知名度。湖南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长郡中学和雅礼中学的师资配备、教学设施和教育质量等都处于先进水平,拥有毛泽东、朱镕基、任弼时、周立波、陈赓等著名校友,历年进入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的毕业生占全省很大比例。长沙市一中和湖南师大附中在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上多次获得金牌。近几年长郡中学的高考成绩在湖南全省均名列前位。雅礼中学为美国耶鲁大学校友组织雅礼协会创办,以英语教学闻名。
长沙的高等教育比较发达,拥有4所211工程“重点大学”即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有3所进入985工程,数量上与上海和西安并列第二。国防科技大学是最好的军事院校之一,在计算机领域十分突出。中南大学在材料、机械、冶金、医学和桥梁隧道工程等领域研究占有重要地位,2005年以“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而夺得空缺6年之久的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湖南大学的前身是岳麓书院,其土木建筑、化学和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渐入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