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机票资讯
  • 城市指南——甘孜城市介绍
  • 发布日期:2012/11/26 16:50:23
  • 城市简介 
      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全州辖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雅江、道孚、炉霍、甘孜、新龙、德格、白玉、石渠、色达、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得荣18个县,325个乡(镇),2458个行政村。州府康定是全州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因一曲《康定情歌》而名扬海内外,被誉为情歌的故乡。
      甘孜州境内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地热资源;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等野生动物;有天麻、虫草、贝母、当归、黄芪等名贵中药材。有金、银、铜、铁、钼、锂、大理 石、花岗岩等矿产资源。
      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气候带谱完整,地形地貌复杂,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构成了独特的山地景观、湖泊景观、冰川景观、生物景观和气候景观。这里有世界罕见的低海拔现代冰川奇观及其大冰瀑布的神秘;有巍峨的雪峰和金山撒辉的壮观;有完整古朴的原始森林;有百花盛开绮丽斑斓的草原;有清澈如镜动人心弦的湖泊;有神态多姿的峡谷飞峙和清秀洁净的飞瀑清泉;有誉为“温泉之乡”的众多热泉群。这些,真不愧是大自然成功的杰作。区内有闻名于世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五百余座藏传佛教寺庙。纯朴而丰富多彩的藏乡风情、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孕育了极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因而,这里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宗教朝圣、热泉康复、文艺创作、科研考察和登山、漂流、猎奇、探险的理想之地。

    甘孜出港航班查询预订/甘孜特价机票

    甘孜到广州特价机票查询预订

    城市详细资料: 
      【甘孜地理位置】位于甘孜州西北部。北纬31。24/-32。55/,东经99。08/-100。25/。东邻炉霍县,南靠新龙、白玉县,西依德格县,北界石渠、色达县。面积7358平方公里。区号0836,邮政编码626000,车牌编号:川V

      【甘孜人口与民族】1990年全县总人口54240人,其中农业人口48782人,非农业人口5458人,藏族占95%,余为汉、彝、羌、回等民族。

      【地貌】甘孜县处川西北高原山区,是丘原向山原过渡地带。东北有牟尼芒起山,沙鲁里山绵亘西南,中部有洛戈山,南部贡呷日峰海拔5688米,南缘与新龙县接壤之卡洼洛日海拔5992米,其余山岭多在5000米左右。达曲源于县北,流经色达县西南部后复入县东部,东南流出境。雅砻江自西向东流经南部。境内丘状高5原占48。5%,为纯牧区。高山宽谷占31.9%,为农区。高山峡谷占19.6%,为半农半牧区。

      【气候】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区,气温低,雨量少,风沙大,空气干燥,日照长,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5.6C,1月均温-4.4C,7月均温14.4C。年均降水量636.5毫米,年日照2640.8小时,无霜期35-75天。

      【甘孜建置沿革】古为白利摸徒部落牧居地方。隋为附国地。唐、宋属吐蕃。元属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帅府辖地。明崇祯十二年(1639),漠西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占领康北,封蒙古族王子七人于孔撒、麻书二安抚司,白利、东科二长官司。乾隆五十七年(1792),孔撒安抚司升为宣抚司。同治元年(1862)置麻书汛。宣统三年(1911),置甘孜委员。民国2年(1913),置甘孜县。1935年红军长征路经甘孜,建立了县的博巴政府和白利、绒巴岔、孔萨区的博巴政府,以及贡萨、林冲、着洛乡的博巴政府。民国28年(1939),属西康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为专员公置治地。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90年全县6区、1镇、22乡。县治甘孜镇,距州府康定384公里,离省会成都742公里。

      【甘孜县名来历】甘孜,藏语为“洁白美丽”。据传清康熙元年(1662),五世达赖派弟子霍。曲吉。昂翁彭错到霍尔地区建十三座黄教寺庙,其第一座寺庙――甘孜寺就建在有白色石头的地基上,故名。

      【甘孜自然环境】 处川西北高原山区,是丘原向山原过渡地带。东北有牟尼芒起山,沙鲁里山绵亘西南,中部有洛戈山,南部贡呷日峰海拔5688米,南缘与新龙县接壤之卡洼洛日海拔5992米,其余山岭多在5000米左右。达曲源于县北,流经色达县西南部后复入县东部,东南流出境。雅砻江自西向东流经南部。境内丘状高原占48。5%,为纯牧区。高山宽谷占31。9%,为农区。高山峡谷占19。6%,为半农半牧区。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区,气温低,雨量少,风沙大,空气干燥,日照长,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5。6C,1月均温--4。4C,7月均温14。4C。年均降水量636。5毫米,年日照2640。8小时,无霜期35-75天。

      【经济资源】 县境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有耕地19。64万亩,常年播种面积近14万亩,粮食作物一年熟,主产青稞、小麦、豌豆。县城附近种植蔬菜,以莲花白、萝卜、洋竽、莴笋为主。1990年粮食总产量19614吨。

      畜牧业有牧地926。89万亩,由高山草甸和亚高山草甸组成的天然草场,耐牧性强,主要牲畜有牦牛、犏牛、黄牛、山羊、绵羊、马、驴、猪等,1990年各类牲畜存栏293451头(只)。

      有林地81。19万亩,其中森林面积16亩,主要分布在泥曲和雅砻江上游地区,有云杉、柏、桦等树种,以云杉为多,蓄积量150余万立方米,野生动物有鹿、獐、熊、黄羊等,中贵药材有虫草、贝母、秦艽、大黄、雪莲花等。

      矿产有黄金、铅、硫磺、花岗石、石灰石等。有全民、集体工业企业12个,包括木材采运、缝纫、印刷、电力、建筑、金属加工等。有县乡、电站12座,装机容量1635千瓦。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527万元(1980年不变价格,下同),其中农业总产值2059万元,农牧民人平纯收入492元;工业总产值468万元。川藏公路由东向西过境,并有甘(孜)新(龙)、甘白(玉)、甘达(达通玛)、洛(洛戈梁子)东(东谷)等公路,县境公路总长376公里,全县已有19个乡(镇)通公路。有邮电局(所)6处,电话交换机238部,乡乡通电话,邮路总长921公里。

      甘孜县为州境北路贸易中心,全县有各类商业网点511个,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额2671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530万元,国营商业纯购进278万元,纯销售875万元。

      【文教卫生】 全县解放前公有小学3所。解放后,文教卫生事业有较快发展。1990年小学发展到91所,在校生5834人;中学一所,在校生产方式556人。医疗卫生机构30个,床位108张。其中县医院1所,农村卫生院6所,余为防疫、保健、个体诊所等。电影放映单位12个,文化馆(站)4个,图书馆1个,有线广播站75个,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岗个。境内有甘孜寺、大金寺、白日寺等寺庙。革命文物古迹有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和博巴政府的遗址,有格达活佛纪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