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简介: |
精品景区:黄龙古寺、九寨之冬、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碑、九曲黄河、卧龙自然生态保护区、四姑娘山主峰、九寨沟水底植物、黄龙飞瀑流辉、黄龙五彩池、黄龙盆景池、九寨沟长海、九寨沟棧道、九寨沟孔雀河、金秋黄龙、九寨瀑布、俯看五花海、树正瀑布、九寨镜海、五彩池、达维会师纪念碑、双桥沟风景、犀牛海、五花海、神仙池风景、 |
阿坝到广州特价机票查询预订
城市详细资料: |
中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紧邻成都平原,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隆升的梯级过渡地带,生活着80多万藏、羌、回、汉等各族人民,幅员 83426平方公里。阿坝历史悠久,远在一万至八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区号0837,邮政编码624000,车牌编号:川U 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东南部为高山峡谷区,中部为山原区,西北部为高原区。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岷江、大渡河纵贯全境,是黄河流经四川惟一的地区,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地。 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气温自东南向西北并随海拔由低到高而相应降低。西北部的丘状高原属大陆高原性气候,四季气温无明显差别,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寒湿润,年平均气温0.8℃~4.3℃。山原地带为温凉半湿润气候,夏季温凉,冬春寒冷,干湿季明显,气候呈垂直变化,高山潮湿寒冷,河谷干燥温凉,年平均气温5.6℃~8.9℃。高山峡谷地带,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气候从亚热带到温带、寒温带、寒带,呈明显的垂直性差异,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降水集中,蒸发快,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带,海拔2500~4100米的坡谷地带是寒温带,年平均气温1℃~5℃,海拔4100米以上为寒带,终年积雪,长冬无夏。 阿坝州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构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保留下世界上别的地方早已绝迹的动植物资源,如熊猫、珙桐等活化石,保留了在工业文明中难以找到的静谧、古朴的壮丽自然景观,如九寨沟、黄龙等世界自然遗产。蕴藏了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的独特性为发展生态农牧业提供了天然的优势。 旅游资源 阿坝州是世界少有的旅游资源富集地,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打造的五大精品,阿坝州占了两个;提升的四大遗产,阿坝州占了两个;开发的五大片区,阿坝州占有大九寨国际旅游区这个面积最大的片区。 阿坝州有世界第一批集世界自然遗产、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和“绿色环球21”可持续发展旅游的保护区三项顶级桂冠的风景区九寨沟、黄龙,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卧龙。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等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卡龙沟、米亚罗、叠溪—松平沟、三江、九顶山—文镇沟大峡谷等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阿坝州被世界旅游专家誉为世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有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马尔康松岗直波碉群、松潘古城墙和壤塘棒托寺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红军长征留下的众多革命遗迹和独特的藏、羌民族风情。 四大精品旅游区开发战略规划 九寨沟-黄龙旅游区开发战略 → 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我国规模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 最佳目的地 → 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服务水平的国际休闲度假与会议、会展旅游目 的地 → 建成国际知名的自然生态考察与徒步登山、探险旅游目的地 → 建成国家级生态旅游开发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 卧龙-四姑娘山旅游区开发战略 → 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熊猫故乡自然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 → 世界级自然生态观光、度假及登山探险旅游目的地 → 国家级旅游精品及生态旅游示范区 羌族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旅游区开发战略 → 以茂县凤仪镇为中心,将茂县、汶川县、理县建成世界级的羌族 历史文化与羌族风情旅游目的地 → 将凤仪镇建成与川主寺镇同等重要的客源集散中心及交通枢纽中 心 → 依托汶川县、茂县两地县城建成重要的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加工与 购物中心 → 建立羌族文化研究机构,并积极进行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及非 物质遗产优秀作品”工作,争取2002年初正式向联合国申报。 川西北大草原与藏乡风情旅游区开发战略 → 四川省最大的融合藏乡风情的大草原观光度假旅游目的地 水能资源 阿坝州境内江河纵横。黄河在阿坝州流经126公里。长江上游四川境内的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涪江均发源于阿坝州。岷江干流及最大支流大渡河纵贯全境,其流域内水量充沛、天然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全州大小河流530余条,水量395.5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1933万千瓦,占四川省水能蕴藏量的14%;可开发量1300万千瓦,占四川省的10.53%;水能资源特点是河流落差大,距离负荷中心近,年发电小时长,各类电站单位造价低,平均单位千瓦造价3500元,州内工业用电每度0.219元。截止2003年底,全州已经建成大中小水电站397座,总装机容量130多万千瓦,2003年发电量60亿度;全州人均装机容量1570.2瓦,人均发电量7881度,均高于全国、全省人均水平。在四川省最早建设地方电网,拥有220千伏线路130公里,110千伏线路916公里,35千伏线路1822公里,10千伏线路4726公里,建成投运110千伏变电站12座,总容量59.9万千伏安,已经形成州内骨干电网,实现了与四川大网联网,四川岷电是四川民族地区第一家上市公司,阿坝州已经成为川电东送的重要基地。2004年初,装机36万千瓦的福堂电站建成投产。装机190万千瓦的大渡河双江口电站已经进入前期准备阶段。金龙潭、狮子坪、桑坪等中型电站正在抓紧建设中,杂谷脑、毛尔盖、黑水河、白水河、大渡河、岷江上游的水电开发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规划到2007年全州总装机达到516.5万千瓦,到2010年全州总装机达到1186.4万千瓦。 生物资源 阿坝州地处我国自然地理垂直地带中两大阶梯之间的过渡地带,是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的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又是我国川西-滇北植物特有现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林业用地444.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2.59%。截止2003年底,全州已建立包括森林类型、湿地类型、野生动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4处,总面积243.8万公顷,占全州幅员面积的27%,其中,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12.66万公顷,占全州幅员面积的13.38%。有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若尔盖辖曼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龙、白羊、勿角、白河、铁布、宝顶、米亚罗、草坡、曼则塘、三打古等10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大熊猫、金丝猴、黑颈鹤、梅花鹿、猕猴、牛羚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野生动物76种(一级23种,二级53种);有岷江柏、红豆杉、紫果云杉等珍稀野生植物资源1500种(其中:药用植物1200种,芳香油植物70种,淀粉植物37种,油脂植物80种,纤维植物79种,单宁植物68种),是四川省植物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是成都平原及长江、黄河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和著名的“珍贵生物基因宝库”。 阿坝州立体气候明显,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名、特、优、稀水果和反季节蔬菜良好的种植区,金川雪梨、小金苹果、汶川甜樱桃以及无公害蔬菜在省内外享有盛名。有优质天然草场422万公顷,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麦洼牦牛、贾洛藏系绵羊、河曲马、汶川三江铜羊、黄牛等畜种是全国、全省的著名优良畜种,绿色食品资源开发前景广阔。2003年末,全州各类牲畜存栏353万头(只、匹),其中,牦牛存栏150.2万头。 阿坝州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据1985年普查,全州有野生中药材165科、559属、1900余种,占四川省中药材品种的50%;有全国重点普查中药材179种(占全部重点普查对象363种的49%)。年生长量8.5万吨,川贝母、虫草、红豆杉、黄芪、红景天、党参等地道名贵药材和羌活、秦艽、大黄等大宗药材十分丰富,刀党是古代上贡朝廷的佳品,松贝、当归、红芪、红毛五加等道地药材自古闻名。 矿产资源 已探明矿种59种,其中,大型矿床11处、中型矿床24处,优势矿种有金、铀、锂、硅、铁、锰。泥炭储量7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之冠,褐煤储量逾30亿吨。黄金远景储量500吨,近期储量270吨,马脑壳金矿已建成为年产万两矿的重要金矿。大理石、花岗石储量丰富。 2004年8月 3日上午,在若尔盖县唐克乡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阿坝州第一口油气探井“红参一井”的开钻仪式。据悉,阿坝州的油气勘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的处女地,也是中国石油工业第二次创业的重要目标,并被列为国家油气勘探战略选区项目。“红参一井”油井设计井深6000米,3年钻井出油,该井的开钻,掀开了阿坝州石油天然气发展史崭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