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阳桦 通讯员张鉴华报道:林蔚蒡老师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几年前到国外学习时留下的两张英文版飞机票和火车票,竟能激起同学们练习英语口语的激情。
在昨日举行的南海区高效课堂成果交流会上,专家认为,南海通过自我创新与借鉴学习,高效课改走在了全省前列。
小工具引发大兴趣
林蔚蒡是南海中学的英语教师,以前她常会为同学们不愿意开口说英语而烦恼。“因为没有真实情景,语言失去了交际的意义,大家都觉得这种场合说英语别扭。”然而,在南海开展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两张旧车(机)票却让林老师和学生们推开了一扇英语学习之门。
“利用这两张票模拟从机场登机到转乘火车,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机(车)票上的信息,同时也学会了用英语对话办理行李托运和登机手续,并用得体的语言在搭乘不同交通工具时进行英语聊天。” 林老师说,同学们说英语的热情让她觉得惊讶,通过课堂上的分组讨论及师生互动,更多拓展的词汇也以轻松自然的形式完成了。
“课上完以后,不少同学还涌上讲台,提出不少问题。”林蔚蒡感慨地说,要想让学生将课堂内的激情延伸至课外,课堂的创新与高效将带来深远影响。
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以机票模拟现实生活”的课堂只是南海高效课改浪潮中的一朵小浪花。“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和广东省基础教育改革示范区,南海课改开展近十年来,通过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不但学会,更要会学。” 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禹飚说。
目前,南海各中小学校已基本形成一校一特色的多元化教学。如石门中学推行“导师制”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南海中学“对话式”语文教学,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模式等。
由质变到量变,通过老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最终实现结果的改变。禹飚说,近年来南海不仅在全省和全国的各类竞赛中屡获优异成绩,高考的升学率比例及数量都在全省名列前茅。
课改经验全省推广
“南海通过开展‘高效课堂’,抓住了教育的核心,也就是国家提出新课改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在昨日举行的南海区高效课堂交流与研讨活动上,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何小亚表示,南海通过自我创新与借鉴学习,找到适合本地教育改革的方式,高效课改走在了全省前列。
何小亚表示,未来南海应该继续强化新课改,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力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体现高效。
“希望通过南海在高效课改上的探索,为全省提供可推广的经验。”广东省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李文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