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国家通勤航空试点项目—阿拉善盟通勤机场首航新闻发布会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通勤机场如期举行。包括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吴晓、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副局长杜强、空军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刘志、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局长刘雪松、民航内蒙古监管局局长刘江南、中国航油华北公司副总经理郑杰、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王盛利,以及阿拉善盟委、行署、人大工委、政协主要领导在内的各方、各界代表出席发布会。
在阿拉善盟主要领导简要介绍试点情况并致欢迎词后,上午11时36分,在阿拉善机场首航发布会全场来宾期盼的目光和热烈掌声的伴随下,执飞阿左旗—呼和浩特首航任务的奥凯航空DK2841次航班在跑道上平稳滑行,提速,拉起,直入云霄。航班预计飞抵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时间为下午13时20分。首航的成功标志着全国首个通勤航空试点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同时标志着中国航油内蒙古分公司历时近三年时间构建的“阿拉善接收模式”获得预期成功。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部,幅员辽阔,是我国的军事和科研重地,但由于国土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经济规模小,难以支撑大型机场的建设和运营。为此,民航局通过与自治区政府共同研究,提出“三小一低”,即小支线、小机场、小飞机、低成本的航空机票预定运营模式。阿拉善机场的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在航空结构调整上的一次创新和尝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促进民用航空向边远地区辐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具体运用。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航空网络密度,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航空运输普遍服务水平,填补了我国没有通勤机场的空白。作为全国通勤航空试点,阿拉善盟三新建机场分别位于阿拉善盟左旗、右旗和额济纳旗,飞行区等级指标均为3C,分别按照满足2020年预计旅客吞吐量20万人次、4.5万人次及8万人次目标设计。项目总投资3.895亿元,三地机场于2012年8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8月23日-9月7日,三机场全面完成校飞任务,并于2013年10月16日顺利通过民航局工程行业验收和使用许可审定。
在此次阿拉善机场接收工作中,中国航油内蒙古分公司秉承“守土有责、寸土必争”的航油市场拓展原则,提早规划、快速介入,牢牢掌控机场接收工作的各关键节点,早在2011年12月30日便与阿拉善行政公署正式签订《阿拉善通勤航空油料建设咨询与经营管理框架协议》,并于2013年11月18日正式完成《阿拉善盟民用机场航空油料供应合同》的签订。同时,通过全方位强化与当地政府协作纵深,并对三地机场航油损益进行科学、严谨的预测,阿拉善盟通勤机场成为业内极少数接收运营便可实现盈利的新机场的成功范本。
“阿拉善模式”的成功,充分彰显了内蒙古分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在行业内开拓了通勤机场接收模式,为今后全国(如新疆、西藏、青海等地)试行通勤航空的油料板块接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更多航空信息尽在易购商旅网www.eeegooo.com,为您提供最新航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