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机场从1974年开始民航运输业务。当时的中国民航局在汕头机场设立民航汕头站,机场军民合用,可以起降民航飞机。38年风雨历程,38年安全飞行,汕头机场从1974年仅开通汕头至广州一条航线、年发运旅客4万人次,发展至今已开通23条航线、通航26个城市,预计今年全年接送旅客达192万人次。
然而,军民合用的性质制约着汕头机场的发展。由于承担着繁重的军事训练和作战任务,汕头机场不仅民用设施规模较小,只有10个值机位、6个登机口、11个停机位、4座登机桥;而且在空域使用、民用航班航线安排上颇受限制。拥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民用机场,成了潮汕地区老百姓多年的夙愿。他们希望在“家门口”就能飞往全国、飞向世界;他们希望在外的华侨、乡贤能打个“飞的”就回到家乡;他们希望航班有更多的选择、票价更加实在。
广东省重点工程——揭阳潮汕机场的建成启用,圆了潮汕地区老百姓的一个梦!从汕头机场到揭阳潮汕机场,须展开一夜“无缝隙转场”,这将在粤东乃至广东的民航史上书写下浓重的一笔。14日晚上,汕头机场送走最后一班民航航班;15日凌晨2时,汕头机场的设备及人员全部转场至揭阳潮汕机场,开始全新的运营。“安全第一,万无一失,一夜转场,一次成功”——1000多万潮汕地区老百姓和1000多万海外华侨翘首以待。
盼了19年
终有新机场
1992年酝酿筹建,直到2009年才开工,其间遭遇尴尬一度被打入“冷宫”
潮汕机场从一个设想、一纸蓝图,变成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现实。不少人说:“潮汕机场来之不易!”诚然,潮汕地区老百姓用了19年时间,才圆了心中的新机场梦。
上世纪90年代初,蒸蒸日上的汕头特区建设引发了新话题:军民合用的汕头机场日渐满足不了特区经济发展和客流增长的需求,建设新机场是大势所趋。说干就干的潮汕人,从1992年就开始酝酿筹建潮汕机场。
1993年3月,广东省将潮汕民用机场列入“九五”期间大中型建设项目。1999年3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潮汕民用机场立项。
正当人们对潮汕民用机场翘首以待时,机场建设却面临尴尬局面:一边是批准立项的文书,另一边是潮汕地区经济下滑以及汕头机场客流逐年下降,机场建设随后被打入“冷宫”。这一等就是好几年。
2004年,揭阳和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达成建设机场的共识。潮汕民用机场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大中型工程、广东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与此同时,揭阳市开始与业主深入探讨出资和征地拆迁安置等重大事宜。潮汕机场的建设再度升温。2007年9月2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揭阳潮汕机场建设。历经15载,揭阳潮汕机场终于获得“准生证”。
揭阳潮汕机场于2009年6月16日正式开工。开工前一年,地方政府全力展开准备工作,重头戏是征地、拆迁、安置区建设工程。仅用了不到一年,便完成4村6社2146户拆迁户的搬迁工作,其重视程度之高、力度之大、效果之显着,堪称机场建设史上的典范。更为难得的是,拆迁工作实现了“零上访、零投诉、零事故”。
了解机票信息就到广州特价机票网:http://www.eeegooo.com